诗词鉴赏: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docxVIP

诗词鉴赏: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下面是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译文   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画楼华丽的楼阁。   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宝篆à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赏析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发端两句,看似平淡,实最沉痛。   吹梦无踪,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正在做着好梦。   梦中相见,互诉衷肠,两情缝蜷,分外亲昵。   孰料五更时分一阵凄风突然袭来,把好梦吹散,致使梦中情事,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依稀恍惚,了无踪影。   一是说在漫漫长夜中,二更、三更、四更都悄悄地过去了,直到五更天将亮时,凄风透过帘幕吹进室内,一股寒气直扑过来,人被搅扰惊醒,整整一夜,压根儿没有进入梦境。   醒来之后,只觉形单影隽,枕冷袭寒,空荡荡一无所有。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如小晏所说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所以如此,乃缘帘外五更风在作怪。   五更风最会捉弄人,秦少游就曾被它捉弄过。   《如梦令》云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小别轻分,秦七尚感了无意绪,那死生异路,幽明永隔,除梦里有时相见,别无他法,然而和梦也,新来不做。   则词人凄苦之情,又该怎样。   这两句,实是一种不胜惋惜而又无限憎恨极其沉痛的呼唤。   此中情意,在下面几句中,表达得更为深刻。   词人醒后,抬眼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画楼打入脑际的,便是重上。   因为在封建时代,妆楼与闺阁,是贵妇人主要活动场所。   诸如登楼远眺,凭栏共语,饮酒赋诗,挑灯研读,都是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   而这些闺帷韵事,唱随之乐,如今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一提及画楼,不期然而然的会发出与谁同的感慨。   与谁同这一问,既说明词人正处于载独无依的境况中,同时还倾吐了重上时必是孤单单地无人相伴。   个中滋味,与另词《御街行》*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所表达的情怀相一致。   同样问得深沉,悲切,任何人读了,也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   记得玉钗斜拨火二句,很明显是从画楼而忆及的闺中韵事之一。   人的常情,越是在孤寂与痛苦之中,人们越是会常常忆起过去印象最深、极饶情趣的琐事,希望从饱含幸福与辛酸的回忆中,得到一点安慰。   如前所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在金兵入侵前,朝夕相处,研究学问,日以继夜,乐此不疲。   玉钗斜拨火这节的描写,正是对那时美好生活的追忆。   斜拨火这一动作看闺帷中温卑的意趣,把人物形象活画了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词人正手执玉钗,轻轻地拨弄着篆香上的灰烬。   连她那兴致勃勃、心情欢快的神情和心灵手巧、娴熟利落的举止,都能体察得出。   对当事人来说,这印象实在太深了,时刻不忘,恍如昨事。   记得二字就表达了这种情意。   而人们也能想象到他们夫妇俩当年点着篆香,相对而坐,望着升起的烟柱,嗅着散发的芳香,冥思遐想,意会神谋,安定闲适,怡然自得的欢乐情景。   瑞脑香消魂梦断,那一切的一切都象燃着的宝篆一样烟消香散,如同被吹散的梦一样,无影无踪,莫可追寻了。   宝篆成空,份量极重,决不是小别轻分时香冷金貌、瑞脑香消所能比拟,简直可以说万事皆空。   过片回首紫金峰句,上承画楼重上而来。   回首一句,自是载独无依,东西漂泊。   欢乐也好,悲伤也好,都在词人脑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