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理论功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1979年至1990年,各个类别、各个层次公开出版的教育学教材可谓风起云涌,共有111个版本之多(详见瞿葆奎:《建国以来教育学教材事略》,《华东师大学报》(教)1991年第3期,第74页。)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仅是属于教育学原理性质的专著就有:厉以贤的《现代教育原理》、孙喜亭的《教育原理》、陈桂生的《教育原理》、叶澜的《教育概论》、成有信的《现代教育引论》和东北师大的《教育学基础理论》、华中师大的《教育学原理》。这些著作,无论其体系还是内容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较之以往同类教材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 译介苏联、西方的教育学教材和属于教材性质的著作。如巴拉诺夫等编的《教育学》,哈尔拉莫夫著的《教育学教程》,奥恩斯坦著的《美国教育学基础》,大河内一男等著的《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的《现代教育学基础》,范斯科德著的《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巴班斯基主编的《教育学》,布鲁纳著的《教育过程》,赞科夫著的《教学与发展》等。 * 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价值论和方法论 一、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方法 * 一、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 (二)掌握教育学,是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条件 (三)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四)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五)深入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 * 二、学习教育学的主要方法 (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实行古今中外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四)学习教育学,需要广泛科学基础,应当多方面吸收相关科学知识。 * 复习思考: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经验汇编有所不同? 2.怎样认识某些人的“没有学习教育学,工作干得也挺好”和“教育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等的说法? 3.教育学发展历程共有几个阶段?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4.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研究和学习教育学? * 学用结合(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 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选自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8页。) * 阅读以下文章,结合实际谈谈你将如何度过几年大学时光,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太阳底下,你能否“最光辉”?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今你的头顶上,照耀的已是一轮21世纪的太阳,那么太阳底下的你,该是一道 怎样的风景?你能否做到“最光辉”? 你应该诗意地栖居在校园里。作为教师,校园就是你的“大地”,你“充满劳绩”,但更应该充满着诗意。诗意的本质是情 感。过去,你也许看起来还非常具有爱心,但你不妨无情地解剖一下自己,是否狭隘、庸俗、伪圣,是否是以学生智商的高低、分数的多少决定你情感的浓淡。诗意来源于憧憬,对明天的憧憬 会使你美丽无比。诗意的生存,会使你感觉到趣味和美,感觉到校园风景如画。于是,你与学生的每一次诘难问疑,都会唤醒彼此心中的眷恋与期待。 * 你应该开阔你的教育视野。除了文化视野,你还要具有时间 和空间视野。关于时间视野:你紧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当然没有 错,但你若看不到他们更长的未来乃至一生,那么你肯定只会睁着葛朗台般的眼睛,把分数当做金子,并疯狂地占有它,贪得无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 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的追求。”所以,你的眼光 应该穿透学生的一生!关于空间视野:学校的围墙可隔断安全隐 患,但你假如用它把社会也隔断了,那么学生就如同置身山巅上的庙宇,心中只剩下与实际相脱离的虚幻;你更不能筑起你心中的围墙,以你对分数(实际上是对奖金、饭碗)的片面的疯狂追求,胁迫学生回归校园、死守校园,而不让他们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所以,你的眼光应该辐射到社会生活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