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 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 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 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 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 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下面是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译文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 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 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注释 风流风度、标格。 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萼花萼,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韵关系用萼字。 细看不是雪无香仔细一看,不是雪花,因为雪花没有香气。 着ā等次。 薄á厚度小的。 散彩放射出光彩。 帘窗帷。 最后两句说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创作背景 早春时期,词人外出游玩,途中观赏到梅花的精致与雪花的灿烂,因而兴致大开。 于是词人借物咏志,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之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词一开篇,就是指点江山、直抒胸臆。 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只咏雪或只咏梅,而是花开两朵、两朵俱美。 一会是一个平台上的比较,一会是各自舞台上的辉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所长。 从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阕的结构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总领全段;三四五句,以鲜明意象,比较二者异同;把这异同的典型特征,完全袒露在作者笔下、袒露在读者眼前;其中的对比手法,恰好也照应了主旨。 这样的结构意图,就是抓住雪与梅的同与不同上阕的全似,下阕的不似,这就全面的比较了两种风流。 从段落到全篇,这首词大体可以分出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 起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承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转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合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具体看来,梅雪争春,同样风流,这就是不可避免的梅与雪的不同。 不过,异中寻同,词人偏要说雪花全似梅花萼。 这里,雪花与梅花同在雪花仿佛就是梅花的花瓣。 是啊,梅花的美丽,在于不仅有形,而且有香。 雪花有梅之形,于是就输了一段香 词人的智慧,就在于丰富的想象力。 风流,像风一样流芳天下,因而是世间万物的典范。 作者在梅与雪的映衬中,明知雪花有弱点,但却把她的弱点,放在险恶的处境中,想象为是狂风夺去了雪花能与梅花媲美的资格,这是极其高明的想象力,正是这样的想象,既说明了全似中的真实距离,也说明了这确实情有可原。 这既是替雪花找托词,又是进一步展示了梅花的风采。 这基础上,作者归纳说,雪梅的风流看似一样,但梅花其实更高一着。 前面是雪花与梅花异中之同,这里是二者终有高下、毕竟不同的现实状态。 雪花不似梅花薄,一个薄字,意味深长。 按古代汉语,薄通泊,淡薄即淡泊,这是一解;另一解则是薄的本义,薄即草木丛生。 是啊,雪是水气的精华,而梅花是草木的精华、百花的精华、生命的精华,不愧是花中之花。 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现了略逊一筹。 是啊,梅花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装点向草木凋零、万花俱谢的雪山;雪花虽无生命,却依然善解人意的飞向人们的身边。 这就是词人最重要的比较。 两种美丽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战着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气,呼唤着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春天,也呼唤着天地中美丽的百花;另一是雪花,她把单调的冬天变成飞花溅玉的世界,这就是异中有同。 那雪与梅各展所长,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 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不卑不亢,绝无对梅花的嫉妒,只有与梅花的互补。 即使不得第一,绝不与第一对立。 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显示雪花的美丽。 可见,词中梅雪并举,映衬之妙、拟人之巧、想象之高,就让梅与雪刚柔相济、共迎春光。 其中那个薄字,引出了太多的争议其一,薄字取贬义时,即意指雪花比梅花更薄一点。 其二,用作褒义时,作为和严冬战斗的宠儿,怎么能比雪花更厚呢?然而词人不会取薄字的贬义,因为那与词人笔下的风流形象太不相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