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杜甫《返照》.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下面是   返照   唐代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惟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译文   楚王宫北面,正是黄昏时候;白帝城西边,还可见下过雨的痕迹。   夕阳照到江面上,好像石壁翻到江中,云雾遮蔽了树林,看不见山下的村庄。   我已衰老,加上肺病,只有高枕而卧,况且身在边塞,感伤时事,也就早早闭门。   夔州时局不稳,即将有豺虎作乱,这个地方不可久留,一心想回北方去而未能成行。   注释   楚王宫楚王之宫。   在重庆市巫山县西阳台古城内。   相传襄王所游之地。   唐皇甫冉《巫山峡》诗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白帝城古城名。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   返照夕照;傍晚的阳光。   石壁陡立的山岩。   归云犹行云。   拥树抱树;环树。   衰年衰老之年。   高枕枕着高枕头。   绝塞极远的边塞地区。   豺á虎乱豺虎喻凶狠*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招魂招生者之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致是在大历元、二年766、767年旅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这个时期杜甫他还写了《登高》《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极有名的七言律诗。   当时杜甫已经感受到了夔州时局的不稳定,对蜀地的*也已有所预感,想回北方却不能实现,心里郁闷而作此诗。   赏析   这首诗第一联是把一个景色分两句写。   楚王宫和白帝城。   都是夔州的古迹,诗人用来代表夔州。   两句诗只是说夔州雨后斜阳的时候。   第二联说斜阳返照到江水上,好像山壁都翻倒在江中,从四面八方聚拢来的云遮蔽了树林,使山下的村庄都看不见了。   第三联写自己年迈病肺,只有高枕而卧,因身在这遥远的边塞,感伤时事的心情,也只好早早闭门。   其言外之意是说没有观赏晚景的心情。   夔州是川东的门户,故称绝塞。   愁时和肺病作对,应讲作哀时,哀伤时世,不能讲作忧愁的时候。   最后一联是说自己想回北方却未能成行。   豺虎乱是用王粲的《七哀诗》诗句。   杜甫有《夔府书怀四十韵》长诗一首,其中叙述了当时夔州人民的困苦和军人的跋扈。   到大历三年768年,果然不出诗人所料,发生了杨子琳杀死夔州别驾张忠,据城夺权的乱事。   末句意义比较隐晦,旧注以为此句言在此屡遭寇乱,旅魂已将惊散也见《杜诗详注》。   这是臆解,没有扣上原句字面。   未招魂不能讲作旅魂惊散。   而且,南方二字也没有着落。   实字是杜甫的特殊字法,有几处用得出人意外。   《秋兴八首》第二首有一句听猿实下三声泪,和这里的实有未招魂,从来都是含糊读过,没有人讲出作者本意。   理解这两个实字的前提是弄清楚作者的思想基础。   屈原被放逐在江南,形容憔悴。   他的学生宋玉写了一篇《招魂》以振作他老师的精神。   其中有一句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杜甫想到了这一句,用来比喻自己,所以说南方确实还有一个未招归的旅魂,用以表达自己想回北方去的意志。   杜甫此句必须联想宋玉的《招魂》,就才能体会这个实字的来历。   杜甫还有一首《归梦》诗云梦魂归未得,不用楚辞招,可以作为此句的鉴证。   吴昌祺释此句云南方非久居之地,何无人招我魂而去此土也。   《删订唐诗解》沈德潜注云己之惊魂,不能招之北归。   《唐诗别裁》这两个注都是仅仅阐发诗意,而没有联系《楚辞·招魂》,因而没有接触到实有二字的作用。   《水经注》在描写长江巫峡风景的一段中记录了两句渔民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杜甫思想上涌现这个歌谣,所以说听了巫峡的猿啼,真要掉下眼泪。   三声泪是摘用原句中三个字。   其实三声是猿啼三声,泪是行人旅客听了猿啼而下泪。   如果杜甫思想上没有这两句歌谣为依据,三声泪本来不能成为一个词语。   杜甫诗集中已注明了这首渔民歌谣,故这个实字容易理解。   但是,除了《唐诗解》以外,都没有注出《招魂》二句,故南方与实有都使人不易了解。   【诗词赏析杜甫《返照》】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