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下面是   别舍弟宗一   唐代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   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   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   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   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注释   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   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   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   双指宗元和宗一。   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   按柳州乃百越地。   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去国离开国都长安。   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   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   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   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   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   柳州在桂岭南。   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贺州》载有桂岭县桂岭在县东十五里。   瘴à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   荆、郢ǐ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百家注柳集》引孙汝听曰荆、郢,宗一将游之处。   何焯《义门读书记》曰《韩非子》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得相见,敏便于梦中往寻。   但行至半路即迷。   落句正用其意。   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   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   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   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   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   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   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   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   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   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   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   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   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   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   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   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   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   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