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新城疫广西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docVIP

三株新城疫广西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卷3期中国病毒学21(3:261-266 收稿日期:2005-11-15, 修回日期:2005-12-21 *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235001-4;广西留学基金项目(桂科回0236005;广西水产畜牧局科研计划资助。 ** 通讯作者:谢芝勋(1963- ,男,汉族,广西博白籍,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禽传染病及其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0771-*******, E-mail:xiezhixun@126.com。 262 中国病毒学第21卷 因组长度约为15kb,包含6个基因:3’-np-p-m-f-hn -l-5’,分别编码6个主要蛋白质(NP蛋白、P蛋白、M蛋白、F蛋白、HN蛋白和L蛋白[3],目前,GenBank 上已发表的NDV全基因组序列共有两种长度:其中ZJ1(AF431744、U.S/Largo/ 71(AY562 900、Italy/2736/00(AY562989等7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192bp;其它毒株如B1、LaSota、Clone-30等为15186bp。近年来,随着NDV毒株B1、LaSota、Clone-30、Beaudette C 以及ZJ1等全基因组序列先后被测定,使人们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对NDV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运用反向遗传技术研究NDV分子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本实验室于2002、2003年分别从广西不同地区的大型规模化养鸡场分离到3株NDV野毒株GX7/02、GX9/03和GX11/03,经致病性测定以及对f基因的克隆测序,证明为强毒株[4,5]。通过对f基因和hn基因的序列分析,发现其抗原位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5,6]。为了进一步研究这3株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生物学背景,我们以GenBank上发表的NDV全基因组序列为依据,以ZJ1等毒株为主要参考,设计了8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其完整基因,并将所得的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 实验所用毒株GX7/02、GX9/03和GX11/03由笔者所在实验室分离鉴定和保存。通过MDT、ICPI、ELD50实验以及f基因和hn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分析证明为强毒株[4~6]。 1.2 主要试剂 RT-PCR试剂盒、PMD18-T载体、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LB培养基、Trizol抽提试剂,购自Invotrizen公司;氨苄青霉素、χ-gal、IPTG,为Promaga公司产品。 1.3 病毒RNA的提取 按Xie等[7]方法,取感染鸡胚尿囊液用Trizol 抽提试剂进行RNA的抽提。 1.4 NDV 各基因组的扩增及克隆 1.4.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参考GenBank已公布的NDV全基因组序列,以鹅源新城疫病毒ZJ1(AF431744毒株的核苷酸序列为主要参考,共设计了8对引物,相邻扩增片段之间,有部分核酸序列重叠,引物覆盖整个NDV基因组,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在表1中列出。 表1 引物核苷酸序列 Table 1 Th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Prime r Sequence Position Gene Length (bp 1 2 ACCAAACAGAGAA TC GACAGTCCCACTGGTCTC 1-16 1932-1949 np1-1792 3 4 ACCCACCCGGGACAACACAGG CGGGCTGTACTTTGA TTCTG 1736-1758 3316-3335 p 1764- 3452 5 6 AAGCTAGA TGCA TCCAGGTCA TTGACGGCAGGCCTCTTGCAGCTG 3016-3035 4644-4665 m3056- 4716 7 8 CCA TCTCGACTGCTTA TAGTTAGTT AACAGAGTCGTGCTGGAGAA 4452-4477 6433-6452 f 4439- 6546 9 10 GACCTTGCTA TGGCTTGGGAA GCAGAGCACCAGA TCA TCCT ACCAGG 6150-6172 8441-8435 hn6208- 8453 11 12 13 14 15 16 ACGGGTAGGACA TGGCGAGC GCAAGTTGGA TTGCAGCAA T GACA TA TA TA TTGTCAGTGC TTGTCA TACACTA TTA TGGC GTGGTTTCTTA TGA TGAAGA C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