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碳氮比对棉花黄萎病菌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的.pdf

不同碳氮比对棉花黄萎病菌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疆农业科学 2019,56(1):84-92 Xin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 doi:10.6048/j.issn.1001-4330.2019.01.011 不同碳氮比对棉花黄萎病菌 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的影响 俞 燕,蔡梦杭,徐 灿,黄家风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碳氮比(C/N)营养条件对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主要生物学性 状及致病力的影响。为调整碳氮比例减少大丽轮枝菌的为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致病类型的2个 大丽轮枝菌菌株在不同碳氮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测定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形成、产孢量、菌丝量、孢子萌 发率及致病力。【结果】不同碳氮比营养条件明显影响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微菌核的形成,在低碳氮比(25 ∶1~30∶1)中形成的微菌核明显多于在高碳氮比(45∶1~50∶1)中形成的微菌核。25∶1的碳氮比最有利于大 丽轮枝菌产孢和菌丝生长,碳氮比高于35∶1大丽轮枝菌产孢量和菌丝生长量明显减少。40∶1的碳氮比最有 利于大丽轮枝菌的孢子萌发。在感病品种上,25∶1的碳氮比最有利于大丽轮枝菌致病,碳氮比高于35∶1大 丽轮枝菌致病力明显减弱;只有35∶1的碳氮比才有利于大丽轮枝菌致病,过高或过低的碳氮比都不利于大丽 轮枝菌致病。【结论】不同碳氮比营养条件对两种不同致病类型大丽轮枝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力都有影响, 低碳氮比(25∶1)有利于大丽轮枝菌的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菌丝生长,在感病品种上表现出较强致病 性;高碳氮比(高于40∶1)不利于大丽轮枝菌生长、繁殖和致病。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碳氮比;生物学性状;致病力 中图分类号:S43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19)01-0084-09 响烟草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速率,加速光合产物 0 引言 的积累,更好的为植株形态建成提供物质支 【研究意义】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 持[3-4]。C/N对微生物生长发育也极为重要,碳 aeKleb.)侵染所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每年给我国 氮比低时,有利于微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质,增 [1] 加有效氮的释放;碳氮比高时,微生物分解有机质 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大丽轮枝菌具有寄 主广泛、变异频繁、微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的 能力受限,有效氮的释放减少,导致微生物与植物 特点,常规防治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控制 争夺土壤中的无机氮,从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及 [5] [6] 黄萎病的为害,已成为当前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 NPP(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 。王瑞等 研究 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外界碳氮营养比例的变化 表明,不同碳氮比对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对大丽轮枝菌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造成的影 oligospora)菌丝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菌丝生长 响,对大田生产中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减少大丽轮 最适合的碳氮比值为5∶1,碳氮比为80∶1时,菌 枝菌对作物造成的为害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 丝的生长率最低,随着碳氮比值的增大,菌丝生长 进展】碳(C)和氮(N)是植物必需的主要养分,碳 率下降。不同C/N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 [2] siana)的产孢能力、菌丝生长量、毒力以及酶活性 和氮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 不同C/N处理能增强烟草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