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的灰色模型
天津商學院會計系 孫玉甫*
* 孫玉甫(1965.1- ),男,漢族,生於黑龍江省望奎縣,天津商學院會計系,教授,經濟學碩士,中國石油會計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會計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摘 要: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對於評價和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促使人力資源會計從理論研究走向實務的關鍵環節。現行的人力資源價值計量方法由於對人力資源價值本質認識的缺陷均採用的是“白色”計量模型,很難客觀地反映人力資源的價值。其實,人力資源價值是由人的智力、體力和經驗等構成的一個灰色系統,應採用灰色模型來計量其價值。本文通過對人力資源價值構成因素的分析,確定了影響人力資源價值的主要因素,通過構造“灰色”計量模型,給出了客觀計量人力資源價值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人力資源 灰色系統 價值計量
一、人力資源價值構成分析
1.已有觀點的總結。人力資源價值應是群體價值,它體現在企業所擁有和控制的員工在預期服務期間所提供經濟效益或服務的現值上(王湛,2000;苑會祥,2000)。人力資源的價值構成因素是勞動者在企業中的表現因素。提出從企業的角度看人力資源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能力:生産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西奧多·舒爾茨,1992)。鄧小敏認爲,可以從個人生産能力、晉升能力和調整工作能力等方面來評定個人價值(鄧小敏,1998)。人力資源的價值是由人力資源自身素質(主要是其自身所蘊含的知識、技能)決定的,同時又受到諸多影響因素的制約(苗玉軍和宋釗,2000;鄧小敏和萬漢芬,1997;王萍,2000;丁勤,1999;許漢友,1999;曹世文,1999;劉永澤和戴軍,2000;劉仲文,1999;郜敬宇和朱宇航,2000;杜興強和李文,2000)。
2.人力資源價值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爲了確定人力資源價值的主要影響因素,筆者將各種相關資料中提到的人力資源構成要素進行篩選、收集、總結和分類後,建立起人力資源價值構成體系的框架,並將其做成調查表,分別在生
表1 影響人力資源價值指針的重要性評分排序表
指針變量
平均分
排序
指針變量
平均分
排序
指針變量
平均分
排序
工作能力
8.949
1
專業知識掌握水平
7.438
20
科研創新能力
6.364
39
智力
8.585
2
思想道德
7.355
21
性格
6.359
40
專業知識與技能
8.419
3
資源配置能力
7.332
22
進取態度
6.359
41
人際交往能力
8.112
4
觀察力
7.263
23
思維力
6.276
42
責任感
8.097
5
專業知識結構
7.258
24
年齡
6.263
43
工作態度
8.037
6
知識
7.250
25
進取觀
6.198
44
交流與溝通能力
7.963
7
判斷力
7.143
26
創新力
6.111
45
個性
7.890
8
體能
7.129
27
想象力
6.014
46
職業道德水平
7.889
9
專業知識更新程度
7.069
28
工作動機
5.972
47
文化理論
7.825
10
人生觀
6.931
29
價值觀
5.714
48
專門技術與生産技能
7.816
11
判斷決策能力
6.931
30
成敗觀
5.517
49
完成任務能力
7.779
12
協作能力
6.922
31
速度
5.000
50
職業素養
7.705
13
記憶力
6.889
32
志趣愛好
4.737
51
特定工作能力
7.691
14
經驗
6.783
33
情緒
4.618
52
敬業精神
7.645
15
反應靈敏度
6.760
34
柔韌性
4.244
53
天賦
7.594
16
組織管理能力
6.714
35
性別
4.101
54
工作經驗
7.516
17
工作熱情
6.558
36
上肢和肩帶腹肌力量
3.590
55
激勵能力
7.461
18
耐力
6.553
37
下肢爆發力量
3.373
56
工作作風
7.442
19
常識
6.512
38
産性企業職工、事業單位職工、高等院校學生和大學教師中間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共投發調查表237份,收回有效調查表217份。被調查者對各構成指針按其重要程度評分的情況如表1
針對調查資料,進行多元統計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各指針的因子載荷如表2。
表2 主要指針因子載荷表
因子
變量
Component
因子
變量
Component
1
2
3
1
2
3
記憶力
觀察力
想象力
判斷力
思維力
創新力
經驗
常識
文化理論
速度
下肢爆發力量
上肢肩帶腹肌力量
柔韌性
耐力
反映靈敏度
性格
情緒
志趣愛好
思想道德
人生觀
價值觀
進取觀
成敗觀
-0.9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