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路2009年7月第7期HIGHWAY Jul.2009No.7文章编号:0451—0712(200907—0102—07中图分类号:U448.213文献标识码:A
大跨径简支转连续箱梁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王梓夫1,狄谨2
(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lO0088I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市710064
摘要:杭州湾大桥中引桥区为7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箱梁.其整孔预制和海上架设的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须对施工过程中的箱梁线形和应力控制进行研究。采用杆系模型计算箱梁预制和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线形变化.主要分析r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二次张拉对收缩徐变的作用。研究表明,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的影响不容忽略。并通过实测值和理论值的比较,验证了研究的可靠性,为今后同类桥型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收缩徐变;二次张拉;桥梁线形
杭州湾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中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中引桥水中区采用70ITI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简支转连续体系,全长约9300In,标准联长布置为6×70m,另有4联5×70m,共23联双幅桥。70In箱梁标准段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单幅顶宽15.8m,底宽6.25m,高4.0nl,重约2200t。
图I杭州湾大桥中引桥711m简支转连续箱梁
70ln箱梁采用国内少见的整孔预制、整孔架设施工方法,其预制和架设过程技术要求高,施T难度大,且混凝土桥梁除了本身材料是非均质的和材料特性不稳定性外,它还要受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箱梁的内力和位移发生变化偏离设计值,从而导致应力和线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
收稿日期:2009—03--09有必要对箱梁在预制及施T过程中的线形与应力进行研究。并实时观测其应力与线形,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桥梁施工的合理、安全、经济。
国内已有相关的桥梁线形控制方面的研究,但关于大跨径桥梁线形控制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结合杭州湾工程实例,就收缩徐变对大跨径桥梁线形影响做了如下相关研究。
l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理论
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是混凝土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是桥梁结构设计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收缩与徐变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时间跨度长,且与桥梁的结构形式、构件截面组成方式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根据目前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水平,估算的收缩与徐变和实际值一般有15%~20%的偏差。影响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因素众多,其机理在于混凝土水化水泥浆的物理结构。收缩与徐变有许多相同的影响因素,但收缩有别于徐变的是它与混凝土的外加应力无关。表达收缩与徐变随时间发展的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并随着研究的深人而不断改变。
1.1徐变基本理论
混凝土徐变指在混凝土中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对徐变的系统研究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目前许多国家、
组织提出的设计规范(如英国的BS5400规范等,
一106一公路2009年第7期
表2
不同算法的各跨跨中应力值
MPa
第一跨跨中
第二跨跨中第i跨跨中
第四跨跨中
第五跨跨中
第六跨跨中算法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续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16.3418.2706.5346.6126.1957.1866.1957.1866.5346.6126.3418.27l 26.4427.8786.6806.17l 6.3336.7526.3336.7526.6806.1726.4426.87836.3128_5016.5056.8366.1667.4116.1667.4116.5056.8366.3128.50246.2998.5006.4816.8466.1447.4196.1447.4196.4816.8476.2998.5015
6.292
8.599
6.479
6.940
6.141
7.514
6.141
7.514
6.479
6.941
6.292
8.599
注:5种算法依次是老化理论原始算法、老化理论修正算法、《公路桥规}(JTG 023-85附录算法、《公路桥规}(JTG D62—2004附录算法及给定时间曲线数值算法.文中其他算法含义均同此处.
表3不同算法的各中支点应力值
MPa
第一中支点
第二中支点
第j中支点
第四中支点第五中支点算法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上缘
下缘
14.7720.8634.2871.0744.5350.7534.2871.0744.7760.85724.8350.7584.3320.9934.5850.6654.3320.9934.8390.75234.7950.8644.3091.0734.5560.7504.3091.0734.7990.85844.7840.8954.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