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隧道工程地质说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况 大瑶山一号隧道进口里程DK1908+024,出口里程DK1918+355,隧道全长10331m,为全线最长的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650米,隧道内设置人字坡,坡度分别为3‰、-12‰、其坡长分别为2376m、7955m。隧道附属工程有1个斜井,1个横洞。 隧址测区位于广东省乐昌市的庆云镇至两江镇的九峰河,穿越狮子山,进口位于庆云镇的头巾冲,出口位于两江镇的九峰河北岸。进口处有乡道通头巾冲,出口处有两江至红马桥电站的简易公路通过。斜井井口无既有道路可达,横洞洞口与隧道洞口是同一条乡道. 大瑶山一号隧道位于南岭山系大瑶山区,最高点位于DK1910+930左侧的狮子山,海拔标高为900.5米;最低点位于隧道出口处的九峰河谷,海拔标高约141米。沿线为中、低山地貌,按照地貌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两段:进口~DK1909+730段为碳酸盐岩分布区,属溶蚀构造型低山,主要岩溶形态为溶峰、溶谷,地形起伏较小,最大相对高差小于250米;DK1909+730~出口为碎屑岩-浅变质岩分布区,属侵蚀构造型低山,其主要特点为深切割,最大相对高差达750米,陡坡、峡谷极为发育。 进口~DK1909+730段岩溶发育区:发育有两个管道流(暗河),分别分布于DK1908+450左侧和DK1909+075左侧;其实测流量为22L/s 和41L/s;该段主要为溶峰、溶谷地貌,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较大的垂向岩溶形态发育较少,表层溶沟、溶槽、石芽等较发育。 工作区属武江水系,溪沟十分发育,水系发育,以狮子山为分水岭,北段流向头木冲河,汇入武江;南段流向九峰河,在九陇十八滩汇入武江。 本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并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无霜期约为300天,霜冻期约65天,年平均气温为19.7°C;最高气温42℃,最低-4.6℃,山区有霜冻和积雪现象,多年平均湿度76-82%;年最大降雨量为2117.4mm,最小降雨量976.6mm,丰水期(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3.2-70.9%;枯水期节从11月至次年1月。仅为年降雨量的9.2-11.5%;丰、枯水季节之间均有两个月的过渡期,约占年降雨量的20%左右。4-8月为雨季,且多有洪涝灾害发生,年降雨量为1491.0mm。 测区北东向的吴川-四会深断裂为主要的活动性深断裂,至今仍不间断地活动,但其离测区较远,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测区东西向的九峰大断裂自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主要表现为断块差异抬升,但活动能量较小,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轻微。 测区内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场地特征周期区划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 二、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特征 沿线出露的地层岩性从老至新为: 震旦系上统(Z2-3): 分布于DK1912+730-DK1914+760,由一套浅海相砂质、泥质及粉砂质岩石经过区域浅变质作用形成,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及灰绿色中细粒浅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及板岩互层,区域厚度1300米。 寒武系(∈):区域总厚度为2162-3500米,本隧道仅出露其下组寒武系八村群下组(∈1): 分布于DK1910+720-DK1912+730、DK1914+760-DK1918+370;由一套海相类复理式砂泥质沉积经过区域浅变质作用形成,岩性主要为浅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砂质板岩及板岩互层。与下伏震旦系乐昌峡组整合接触。 泥盆系(D) 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 分布于DK1909+720-DK1910+720,其下部为陆相类磨拉式沉积建造的紫色厚层底砾岩、石英砂岩及少量紫色页岩,上部以滨海相砂页岩及砾岩为主,区内仅出露于狮子山北坡,主要为其下部石英石英及石英砾岩。区域厚度为438-1344m。区内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寒武系八村群下组之上。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上统佘田桥组(D2q+3s): 分布于DK1908+030-DK1909+720,D2q以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灰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下部夹薄层状泥灰岩;D3s为灰白色微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区域厚度为113-470m。区域上与中下统桂头群成整合接触。 第四系(Qel+dl) 区内岩层广泛覆盖有0~3米残积层或残坡积层,隧道区DK1911+500-800段蓝田村一带厚度达10-15m,岩性以含碎石或块石的粉质粘土为主,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好。 隧道浅埋段DK1909+730-850下排子一带发育坡洪积红粘土,厚3-12.1米,呈软~硬塑状。 2、地质构造 测区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运动的多次的构造运动,尤其加里东-华力西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