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宋词的发展脉络: ;2、词的兴起:
词,是诗歌的一种,词起源于隋唐。
先是流传于民间,大多数由民间不知名的人氏所写,所用的音乐,融合了古代的乐曲、民间的歌谣、以及外来的胡乐,为歌女、伎工传唱于歌楼酒肆之间,后来经由文人的指涉,以及唐宋时国家音乐机关如教坊。
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3、词的别称。
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
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
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6??作品:
宋词现存二万多首,是一个蕴藏极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宝库。 宋词佳作如林,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风流蕴藉,珠圆玉润;有的痛快淋漓,酣畅恣肆;有的沉郁豪放,雄深雅健;有的清空骚雅,瘦硬峭拔……但最主要的是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三、宋词的风格及流派:
宋词中婉约、豪放两种风格流派的灿烂存在,两者中词人又各有不同的个性特色,使词坛呈现双峰竞秀、万木争荣的气象。还应看到,两种风格既有区别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
;; 1、关于婉约派:
“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约是词的正宗。
?1)“婉约”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义为缠束,引伸为精炼、隐约、微妙。
“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
2)代表人物: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2、关于豪放派
1)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词风转变。
“豪放”一词其义自明。
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这说明了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颇具阳刚之美。
然而可以看到,苏轼的审美观念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端庄杂流丽,风健含婀娜”。他是崇尚自由而不拘一格的。他提倡豪放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然也不拘泥于豪放一格。
2)代表人物:苏轼? 辛弃疾; 四、宋词的词牌、格律等常识
1、词牌: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
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不得随意违背;
词往往分段,叫“阙”或“片”。
2、词牌产生的几种情况:
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
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
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
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
3、常见二十种词牌:
定风波 鹧鸪天 蝶恋花 渔家傲 菩萨蛮 虞美人 满江红 水龙吟 临江仙 水调歌头 卜算子 天仙子?? 江城子 浪淘沙 雨霖铃 八声甘州 青玉案 清平乐 浣溪纱 念奴娇; 4、宋词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对偶等都常见,
另外如互文和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千古传诵的名句,仅仅十字就写出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且既有声响,又有色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没有一个动词,而人、物的动作尽在此中;未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思尽溢与言外。
2)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5、词的结构与分类
1)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到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
?2)大部分词的句式长短不齐,一首词内部长短变化极大。
短的只有一字、两字句,长的达八字以至十字以上的长句,不同词牌的词文字长短相差也很大,最短的只有14字,最长的达240字。 ; 3?)词的格律自由。
各词调“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但同时也是有其自由。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
再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