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替米星两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docVIP

奈替米星两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奈替米星两种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 ????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奈替米星两种给药方案,优选其最佳给药方案。方法:血药浓度用TDx(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体内杀菌活性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果:日剂量相同时,奈替米星一天一次给药(OD),谷浓度均低于2 μg.ml-1,且较一天两次给药(TD)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其峰浓度较TD给药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奈替米星OD比TD给药能够获得较高的峰浓度与体内杀菌活性及较低的谷浓度,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 奈替米星;血药浓度;体内杀菌活性;给药方案 中分类号:R97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2000)05-0279-0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临床上治疗各系统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类抗菌药物。但这类药物存在耳、肾毒性和细菌耐药的问题。由于此类药物半衰期短,临床上多采用一日两次给药(twice daily,TD)或多次给药。但近年来发现,氨基糖苷类几乎对各种敏感菌均具有显著的PAE。另外还发现此类药物具有首次接触效应和剂量依赖性,其耳肾毒性与持续较高的谷浓度有关,因此目前对此类药物提倡一天一次给药(once daily,OD)[1]。   本文研究测定了奈替米星(netilmicin,NTM)于手术病人不同给药方案的血药浓度和血浆杀菌活性(serum bactericidal activity,SBA);观察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血药浓度、SBA、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指标综合评价NTM OD与TD给药方案的安全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   奈替米星(青岛第二制药厂,批号:980703);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氏菌各8株,且均为临床新近分离菌。质控菌株为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绿脓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杆菌ATCC25922;血药浓度检测仪和奈替米星试剂盒(均为美国雅培公司生产);96孔平板(Flow Laboratories,In A Flow General Company,Mclean Virginia 22102 USA);细菌浊度标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培养基为Mueller-Hinton(简称MH)肉汤培养基(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中心)。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血药浓度(C)以TDx(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清杀菌活性(SBA)以微量稀释法测定[2];16例外科手术病人,男10例,女6例,年龄35~58岁(平均46.0±10.7岁),体重50~70 kg(平均64.5±5.5 kg),肝功能分为Ⅰ(8例)、Ⅱ(5例)、Ⅲ(3例)级,肾功能均正常,疾病种类为门静脉高压和血管疾病各8例,并且均具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指征,随机分于OD与TD给药组;(1) OD组按NTM 5 mg.kg-1.d-1加于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 1次给完,(2) TD组按NTM 2.5 mg.kg-1加于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给完,bid;两组病人均于术前一天开始用NTM,第三天末次给完药后0.1 h(峰)及下次给药前(谷)开始采血;记录病人自述症状、测体温、做B超检查、查血象(WBC)、观察有无感染迹象;观察听力变化,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血清肌酐以苦味酸法测定,尿素氮以酶法测定。 2.2 统计分析 比较OD与TD两种给药方案峰时与谷时的血药浓度,并进行t检验;将OD与TD两种给药方案的SBA值分别求中位数,并作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OD与TD两种给药方案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对给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进行t检验。 2.3 结果 2.3.1 两种给药方案峰时与谷时浓度 结果见表1。患者OD组峰浓度显著高于TD组,P0.01。而谷浓度明显低于TD组,P0.05。提示OD给药有利于提高峰浓度,降低谷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表1 两种给药方案峰时与谷时的浓度(μg.ml-1) 受试者 OD 受试者 TD 峰 时 谷 时 峰 时 谷 时 1 27.84 0.52 1 19.70 6.75 2 21.56 0.24 2 13.62 0.43 3 19.98 0.18 3 14.04 0.48 4 22.77 0.16 4 16.24 1.94 5 18.65 0.13 5 15.80 5.33 6 19.71 0.27 6 11.70 0.38 7 23.48 0.09 7 11.05 0.56 8 24.10 0.09 8 12.10 0.45 22.3±3.0 0.21±0.14 14.3±2.9*2 2.6±2.0*1 注:与OD组比,*1 P0.05,*2 P0.01。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