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
城区学校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双高双普”论文(二) 作者:余程
长期以来,学校大班额问题, 一直是困扰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就目前状况看,我县尤其是城里学校普遍存在大班额问题,部分学校还存在超级大班问题。按照“双高双普”标准,小学不
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但实际情况是小学 70--80 人,中学、高中翻百也是常有, 教体局和学校每年都想尽办法和倾注
心血想解决,可一直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大班额”的这种现象是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瓶颈, 现在必须着手解决。从严控制班额,
一、“大班额”产生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家庭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就读学生减少, 以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撤点并校等工作实施,助推大量学生转入城区学校,加之对城乡教育设备、师资等资源的投入的不均衡,最终造成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 择校越来越严重, 是产生“大班额”的重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教育
的需求增大, 对子女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渴求比对财富的追求更
迫切,千方百计地让孩子挤进办学条件好、 升学率高的 “名校”,甘心忍受“大班额”的拥挤,致使更多学生就读这些学校,班额因此也迅速膨胀。
1
总之,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优质师资不均 ,, ,造成了“大班额”产生。
二、“大班额”危害
难以保证育人质量,加重了教师、家长的负担。 “大班额”
学生发言机会少, 教师无法在课堂让每个学生充分完成学习任务,
无法抽时间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后进生的关爱心有余而力不足,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了空话,无法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加大
了学生日常管理的难度, 教学秩序维持难,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以养成,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由于学生多,教师作业批改
量大,抽不出时间从事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转嫁到学
生或家长身上,加重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特别是按“双
高双普”要求,实施的现代班级管理,许多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
得到锻炼,大家坐在一起只能拼学习、双成绩,形成千军万马过
独木桥,小学时拼进初中重点班, 中学后拼进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师生安全方面得不到保证。 “大班额”的学校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班级桌与桌之间空隙小,学生来回走动不方便,出入教室也非常的拥挤,学生上下楼梯拥挤,经常发生互相碰创现象,有的学生因此受到伤害。为了避免放学时拥挤伤人事件的发生,
各年级必须分时间段放学。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人多空间小,室内空气浑浊,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旦遇到传染病暴发,其后果不堪设想。 最普通的安全逃生演练, 往往组织成了列队行
2
走,行动缓,速度慢,与活动开展的初衷发生了偏离。
学生大量涌入城区学校, 必然带来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削弱了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力量, 导致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教师教起来很费力。农村班级两、三人到三十多人不等,许多学校“师生比”不对等。加上实施的城区学校教师选聘等,使农村
优秀教师大量流出, 留下的多是老教师、 刚分配到岗的青年教师,许多配备的优质教育设备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 学校没学生, 许多教师也不安心工作,工作应付、不出成绩,不少人纷纷想办法进城,加速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上放学时,城区大校校门口交通拥挤。接送孩子高峰时,学生多,家长也多,车与车、车与人之间刮擦碰撞, 让人提心吊胆。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必须接送, 又增添了拥挤的程度。 如有
急事通过校门口陷入家长们接孩子的人流和车流中进退不能, 无序停放的车辆、拥挤的交通状况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解决办法建议
大班额现象是办学行为严重不规范的表现。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大班额问题:
1、办好农村学校。按“双高双普”要求,加大农村学校的
建设力度,建设好各类部室,配齐设施设备,培训专业教师,提
高教师工资待遇, 增加表彰比例等, 使教师能够安心奉献乡村教
育事业,提高学校的凝聚力。
2、合理布局调整。对一些“小微”合理进行撤并,合并到
3
附近乡镇中心学校, 提高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 提高寄宿制
学校比例,配备生活指导教师,满足学生、家长就近入学要求。
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村学校人数,又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3、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实施老师逆向流动工程,每年选拔
一批城区优秀教师支援到农村中小学任课, 把优秀教育资源辐射
到农村学校, 利用其名牌效应带动教育的整体发展, 保障辖区内
孩子的平等教育权利, 提高优质教育的供给能力, 促进教育均衡
化发展。
4、合理转学安排。城区学校严格按照“双高双普”要求班
额人数进行编班,转入学生统一调配到城乡学生有空缺的学校,
不得转入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专转本2022年退役士兵考试真题.pdf VIP
- 2025年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天津宁河县—玖龙纸业卫生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pdf
- 借条(模板)完整版.docx
- 江苏专转本2022年退役士兵考试真题.pdf VIP
- GBT 29490-2023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格式可转换).pdf
- 2022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4《电从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课程标准.docx VIP
- 《广东省玻璃体腔注药操作及质量控制规范》.pdf
- 2025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