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宕昌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 xxx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 (20XX年10月) xxx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列贫困县,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85年,全县生产总值5408万元,财政收入2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元,有贫困人口19.03万人(按原标准),贫困面高达75.8%。二十多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抢抓国家、省、市重点扶持的机遇,实施了长达26年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扶贫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先后采取以“一户一亩基本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人一头商品畜、一户输转一个劳动力”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到户扶持扶贫措施、整乡规模扶贫措施、“外抓劳务移民、内抓扶贫开发”两条腿走路扶贫措施,以及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和劳务培训输转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措施,逐步由“救济式”转到“开发式”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加快了解决温饱步伐,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县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25亿元,实施以车拉整乡推进为主的整片整流域综合开发5个、整村推进130个,减少贫困人口8.18万人(按照以前标 准),贫困人口从1985年底的19.03万人减少到20XX年底的10.85万人,贫困面由75.8%下降到37.5%。二是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到20XX年底,药材面积达到36.2万亩,马铃薯面积达到30.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5.3万亩,经济林果面积达到24.5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10多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5875户,畜禽存栏达到65.25万头(只),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3.34亿元。累计输送劳务移民22150户79234人,劳务移民成为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三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累计建成防洪河堤工程68处49.7公里,建成各类灌溉工程32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新增集雨补灌面积5.8万亩,架设35KV农电线路145公里,新建、改造10KV及以下农电线路1010公里,建成通乡油路10条222公里、通村公路170条840公里。全县行政村通电率达100%,乡镇通路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5%。四是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实施农村人饮工程156处,解决饮水困难17.5万人、大家畜8.9万头,硬化村内道路55条6.6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2100户,建沼气池12745座,推广太阳灶23000台,改圈、改厕、改灶1.2万户,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部分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改观。五是干部群众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和灾后重建项目,开展劳务技能培训、科技文化培训和组织劳务输转,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破除了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责任心、市场观念、科技意识日益 提高,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贫困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把xxx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大范围内去对比,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20XX年底,全县仍有扶贫工作重点乡镇25个、重点村326个,分别占100%和97%;按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计算,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9.22万人,占农业人口28.92万人的67.72%,贫困人口比重居全省、全市之首。二是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我县与其它贫困地区相比,自然条件严酷,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差,经济水平低,贫困发生率高,温饱成果很难巩固,极易返贫,近年来返贫率一般在25%左右。三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由于受地理条件、投入、群众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药材、草畜、马铃薯、林果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发起步迟、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效益不明显,缺少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四是教育文化卫生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初以下,文盲率占青壮年总数的2.5%,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接受新事物和运用科技知识致富的能力弱,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五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综合经济实力弱。20XX年底,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只有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21元,与全省3909元相差1788元、与全市2628元相差507元。六是财政困难,扶贫资金投入不足。20XX 年全县GDP仅为12.74亿元,县本级财政收入仅为0.85亿元,基本无力在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各项支出特别是扶贫开发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扶贫开发26年来国家共投入我县各类扶贫资金4.25亿元,贫困人口年人均仅占57元,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三、今后工作打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