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特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拜伦创作的讽刺激情 激情是作家对生活产生的一种振奋精神,是作家对生活肯定和否定的认识。崇高、浪漫主义精神、悲剧性、感伤性、幽默、讽刺都是一种创作激情。 拜伦的浪漫主义与讽刺才能相结合,形成了拜伦创作的讽刺激情。 拜伦作为世界的诗人,是由于他的讽刺诗。他的讽刺激情的特点是: 1、揭发性。揭露英国政府的残酷和腐败,社会关系的邪恶。 2、抨击性。抨击欧洲反动势力,反暴君,反奴役。 四、《唐璜》分析 《唐璜》(Don Juan 1818-1823) 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共16584行。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唐璜原型:唐璜本是一个传说中的浪荡子,在莫里哀的喜剧、莫扎特的歌剧都出现过。他勾引西班牙司令的女儿,又在决斗中将司令刺死,进而戏弄司令的石像,最后被打入地狱。 拜伦的改造:把花花公子唐璜改造成为一个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他在16岁爱上一个少妇,事败被迫离家远航,死里逃生。在海岛上和海盗的女儿相爱。被海盗卖为奴隶,到了土耳其苏丹后宫。因不愿阉割出逃,参加俄军攻打土耳其,成为俄军英雄。他来到彼得堡,成为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宠臣。最后作为俄国的外交使节派往英国,活跃于上流社会。作品未完成,诗人参加希腊革命而牺牲。 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采用口语风格的意大利八行体。 写作特色:夹叙夹议。主人公的经历和作者的议论互为层次,有机结合。叙事跌宕诡奇,议论奔放凌厉。 作者常常中断叙事自由议论,充满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性。“爱闲扯,尽自离题议论不休”,“讲我们的故事吧,筵席散了,奴仆退下。” 夹叙夹议包含两个行动层次。一是唐璜凭直觉选择争取个人自由的行动,二是作者凭理性选择争取民族自由的行动。这是作品的独特之处。 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 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例子 世纪之初,介绍拜伦最得力者有三人:梁启超、苏曼殊和鲁迅。梁启超开风气之先,苏曼殊系统翻译、鲁迅理论阐发。他们的操作各自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者,通过拜伦来认识近代意义上的“个人”;不同者,梁强调“民族”的个人、苏强调“情感”的个人;鲁则强调“现代”的个人。 梁启超和拜伦 梁一生唯一一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插进大段译诗--拜伦《哀希腊》:    《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写黄李二人听见有人歌唱:“玛拉顿后啊,山容缥缈,/玛拉顿前啊,海门环绕。/如此好河山,/也应该有自由回照!/我向那波斯军墓前远眺,/难道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    两人听了这《哀希腊》中的诗句,便谈论起拜伦“摆伦最爱自由主义,兼以文学的精神,和希腊好像有夙缘一般。后来因为帮助希腊独立,竟从军而死,真可称文界里头一位大豪杰。他这诗歌,正是用来激励希腊人而作,但我们今日听来,倒像有几分为中国说法哩!” 梁启超为什么把拜伦诗歌放进他的小说?   在梁的观念中,诗歌不如小说(就其服务于宣传的功能而言),因而必须把拜伦的诗放进小说中,才能更被人重视,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可见,梁启超舍弃了作为诗人拜伦的本体,而从自身建立民族国家的立场来切割拜伦,进而把拜伦视为一个支持民族解放的义士文人。梁启超以自己和祖国的关系来理解拜伦,忽视了拜伦跟英国之间的抵牾、以支持民族独立自由的立场来理解拜伦,又忽视了希腊对于拜伦精神上的文化意义。(日本学者藤井省三认为:拜伦参加希腊独立战争的背景中,有着希腊对西欧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拜伦助希腊,有着拜伦内在的形而上的不安。) 苏曼殊:情感视角的拜伦 “苏曼殊不仅是一般人心目中的浪漫诗僧;他在现代中国文坛的贡献,在于他是一位有革命情绪的爱国主义者,以爱情为主题,型塑了特出女性的小说家,禀赋灵性、多情善感的诗人,也是一位中西文化交流、翻译界的先知先觉。”          --柳无忌 苏曼殊:以古体翻译洋诗   “近人译诗有三式:一曰马君武式,以格律谨严之近体译之,如马式译嚣俄诗曰,‘此是青年红叶书,而今重展泪盈裾’是也;二曰苏玄瑛式,以格律较粗疏之古体译之,如苏所为之《文学因缘》、《汉诗三味集》是也;三曰胡适式,则以白话直译,尽弛格律是也。余于三式皆无成见争辩是非,特斯集所译悉遵苏玄瑛式者:盖以马氏过重汉文格律,而轻视欧文辞义;胡氏过重欧文辞义,而轻视汉文格律;唯苏式译诗,格律较疏,则愿作之辞义皆达,五七成体,则汉诗之形貌不失,然斯固偏见所及,未敢云当。”           --李思纯《仙河集·自序》 苏译《哀希腊》   以《哀希腊》一史为例: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以戏曲曲牌《如梦忆桃源》合之,马君武的前译则以七言诗互换,但到了苏曼殊手上,大概认为六行四音步的英文原诗,用中国的五言古体较合适,遂改为每节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