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 * 9.1 大木作 一、概说 大木作——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承重部分,由柱、梁、枋、檩、斗栱等组成。清式大木做法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 大木大式——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自5间多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拱。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通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 9.1 大木作 二、建筑主要尺寸的决定 大式建筑首先根据建筑的类型来选择斗栱的大小(依斗口宽窄分十一等)和出跳的多少。由于每攒斗栱宽度(即两攒斗栱中至中的距离)为十一斗口,斗栱挑出每跳为三斗口,所以可以计算出建筑的各间面阔和断面进深。 十一斗口 三斗口 1、建筑平面 * 9.1 大木作 一等斗口 二等斗口 三等斗口 未见实例 四等斗口 五等斗口 用于城楼 五等斗口 六等斗口 七等斗口 八等斗口 用于殿宇 八等斗口 九等斗口 十等斗口 十一等斗口 用于小建筑 * 9.1 大木作 2、建筑高度 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 台基高度为地面到阶条石上皮,清式做法称为台明高,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15/100。 在大式建筑中,屋身高度包括柱础、柱身和斗栱的总高。 在小式建筑中,柱高为明间宽的4/5或柱径的十一倍,柱下若用鼓镜柱础,其高为1/5檐柱径。 屋顶高实际根据各步架举高与屋脊形式等决定。 * 9.1 大木作 横剖: 举折(宋式)与举架(清式) 举:檩抬高; 折:椽。 举折:通过举折做出屋面曲面。 宋制是先由举屋之法定高度,然后往下“折”,清制是由下而上举。而上举的尺寸是由檩距为依据,因而脊高就没有固定的标准。 宋式举折特点: 由上而下,先举后折,由整体而局部。 清式举架特点: 由下而上,边举边折,由局部而整体。 * 9.1 大木作 X X X X X 1/10H H 1/20H 1/30H 1/80H 宋制“举折”计算 * 9.1 大木作 X 5/10X 清制是由下而上举。而上举的尺寸是由檩距(X)为依据,因而脊高就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H)。 清制“举折”计算 清式建筑各步举高表9-1 * 9.1 大木作 * 9.1 大木作 庑殿推山—— 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 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 X X X X X X X X 原脊檩 X/10 X/10 * 9.1 大木作 歇山收山 内退一檩径 确定歇山建筑山面山花板位置的法则称-“收山法”。 清官式建筑“收山法”规定,歇山建筑由山面正心桁轴心向内收一桁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小式建筑“收山法”规定,由山面檐檩(P298)轴心向内收一檩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 * 9.1 大木作 悬山顶挑山 柱 柱 柱 四椽四档 (1/3檐柱高) 四椽四档 (1/3檐柱高) * 9.1 大木作 上出、下出、回水 (一)上出:即上檐出挑称“上檐出”,简称上出。 1、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以檐檩(正心檩)中心至飞檐椽头外皮(若无飞檐按至老檐椽头外皮计算)。 上檐出尺寸:取檐柱高的3/10。将上出尺寸分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两份,飞檐出头占一份。 D——为檐柱的直径 * 9.1 大木作 2、大式斗拱建筑:上檐出尺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正心桁中心到挑檐桁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这部分尺寸按斗拱出踩数确定,即斗拱出挑尺寸。另一部分是由挑檐桁中心至飞檐椽头外皮尺寸,取21斗口。其中2/3檐椽平出尺寸,1/3飞檐平出尺寸。 21斗口 正心桁 挑檐桁 * 9.1 大木作 (二)下出:即台明出沿,由檐柱中心延出至台明外沿边的长度称下出。 大式建筑:下出取上檐出3/4。台明高取挑尖梁下皮至台明上皮高的1/4。 小式建筑:下出取4/5上檐出或檐柱径的2.4倍;台明高取柱高的1/5或2倍柱径。 挑尖梁 (三)回水:下出小于上出,二者之间的差叫回水。 * 9.1 大木作 斗栱 一、清代建筑的模数 中国古建筑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古代建筑师和工匠研究编制了独具特设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和建筑模数。 模数分为两种: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 小式建筑以柱径为模数。 二、清代的建筑用材等级 大式斗拱建筑,以斗口为模数,分为十一个等级,从1寸到6寸,每0.5寸为一级。 三、各构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SP 641U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技术说明书_V2.01.pdf VIP
- 电机行业及市场研究分析报告.docx VIP
- 给排水专业图集-95S517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高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ptx VIP
- jbt3837-2010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VIP
-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最喜爱的玩具》优秀范文20篇.pdf VIP
- 海康威视智慧工地解决方案-2022.pdf VIP
- CA6140车床维护与保养.doc VIP
- 智慧树《20世纪西方音乐》答案知到app章节测试答案.pdf VIP
- 3.3 系统设计的优化及实现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