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简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傳統農具簡介 黃鈞 王思晴 緣起 我是一個淡水鄉下小孩 ,小時候家裡雖沒有種田 ﹝其實是因為沒有地 ﹞,但 至少有阿嬤的菜園和小小的芭樂園 ,以及裡面的那些雞和火雞 ﹝雖然說牠們通常 都是在門口埕亂跑 ﹞,多少也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鄉村生活 ,感受其中的樂趣和感 動 。雖然說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圳溝之間 ;我築起的小小天地裡 ,與那邊的魚 蝦進行短兵相接的追逐戰 。 期中時看到無米樂這部紀錄片 ,當下覺得十分有感觸 ,感動和難過錯雜地攪 在一起 ,對於老農們使用的語言我感到很熟悉 ;對於他們的生活我也能夠體會 ; 但是對於他們的處境 ,我雖感不捨 ,但卻完全是一個無能為力 。之後拍攝這部片 的導演也來到現場 ,事隔這麼久 ,他們談話的內容我早已不能全部記得 ,但是心 裡一直存在一個感動 :怎麼會有人看到這個層面 ,並且還有這份熱誠製作這樣的 一個紀錄片 ,而且後續還願意撥出時間這樣奔走的 。 而期末報告做有關古早農具的想法 ,也就在那個時候悄悄萌芽 。一方面是我 竊以為這樣做能稍稍盡到對於這片土地的責任 ,雖然那些農具我都不曾使用過 。 這份心情跟那時候鄉下老家被政府徵收後 ,父親帶著我四處去鄰居空蕩蕩的舊宅 內搜括尋找農具的時候有點相似 ,也許就是因為自覺離自然越來越遠 ,才會想要 做些什麼來彌補些什麼 ,進而想留下些什麼吧 。 另外的原因 ,是我比較自私的願望 。透過這份報告的製作過程 ,我希望能夠 使我的女朋友對於鄉村生活 ,以及相關的價值觀 ,能夠有多一點的了解 。因為我 認為先有了解 ,才能夠尊重 、包容和珍惜 。能讓珍惜這些古早的人跟事變成社會 上的普世價值是一個略嫌太遙遠的夢想 ,但讓身邊的人懂則是不難做到的事情 , 並且能有這一份關懷 ,相信對她亦會有所助益 。因此就決定以介紹古早時代的農 具為報告的主題 。 以下將逐項介紹 ,就家裡有的 ;以及親戚家蒐藏的農具 ,依照已知的和向長 輩詢問得到的了解 ,就其功能做簡單的介紹 ,並輔以圖片 。 一 、犁 其實農具的材質 ,除了鐵之外 ,通常是以方便為主就近取得還算堅硬的木 頭 ,雕刻成型即可 。這是為了避免太重 ,因此只要夠用就好 。這個雕刻的步驟 , 如果農人自己有辦法處理 ,那就會想辦法自己做 ,以省下請師父施工的金錢 。 犁的前方有個勾子 ,用以勾住另一項設備”腳踏仔” ,透過其連結至牛的身 上 。下方斜斜的金屬部分 ,則是具有犁田功能的部分 ,後方則是由農人握著 ,控 制方向 。 二 、割扒 因為是在水比較少的水田使用 ,土地經犁過後 ,尚有大塊的土塊 ,於是就需 要使用割扒再拖過一遍 。割扒上面平均分佈的刀片能將土塊和前次留下的稻頭打 碎 ,讓田變成比較適合插秧的樣子 。附帶一提的就是 ,本圖的割扒…缺了三片刀 片 。 三 、手扒 在犁過 ,且也用過割扒的田 ,如果田還有高低不平時用 。不同於犁跟割扒是 牛在拉 ,手扒顧名思義 ,是農人徒手操作的 。由於經過前二者的操作 ,田通常已 經大致平整了 ,故這時用手扒機動性地整一整就可以了 ,順帶也可以拉掉部分雜 草 。 四 、輅輅 其發音為 「na ˇ ˙da 」,不同於前面都是將田縱向的割平 ,它是橫向的 ,將 田整理成一個適合插秧的樣子 。每個人家的輅輅都不相同 ,因為是依照需要而手 工做的 ,田地大的人家 ,他們的輅輅就做得比較長 ,這點大多數的農具都有類似 情形 。本圖的輅輅是鐵製的 ,但根據用過的人表示 ,其實木製的效果比鐵製的稍 好一些 ,只是因為後期為求方便 ,故以鐵製代替手工製作全木質的輅輅 。 五 、扒子 而若田的角落 ,牛到不了的地方 ,地有些不太平整的地方 ,這時就可以使用 扒子 ﹝其實大家都不太認為它有個確切的名字 ﹞來將其稍微拉平 。 六 、秧擔 到要插秧的時候 ,會將秧苗放入 「秧盤 」是一個竹子編成的器皿 ,有一個個 的大縫隙 ﹝這項沒找到 ,因此沒照片了… ﹞,內裝秧苗 ,再放到秧擔上面 。於是 農人就能將其擔到田間 ,準備進行插秧的工作 。 七 、秧船 因為水田內多少有水 ,在裡面還把秧苗用秧擔來運送太累了 ,於是就把秧苗 裝到秧船內 ,藉著浮力來運送 。農人把秧苗裝到秧船後 ,再把秧擔丟到田岸上 , 由本來擔來的人繼續去擔 。 八 、秧踏 若是在太深的田中耕作 ﹝到腰部左右 ﹞,上面所提及跟牛有相關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