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VIP

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链接 烽火狼烟 “烽火狼烟”这个成语指的就是战争。然而,最初的烽火和狼烟都只是战场上的一种信号传输方式 。 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峰火台上点燃狼粪,因为狼粪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看的很远,就这样,一个峰火台接一个峰火台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传的非常快。 “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在古长安,“以钟鼓司晨”由来已久。2007年4月21日,西安再现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晨敲钟晚击鼓来报时,首开先河。 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击钟,夜来击鼓。 驿寄梅花 “驿寄” 是化用南朝陆凯故事:陆凯与范晔交好,尝自江南寄赠梅花一枝,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这便是“寄梅”的由来。 实际上是喻指友人频频来信慰解,天涯知己,互通款曲。 鸿雁传书之男人版 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鸿雁传书之女人版 凄美的“女人版”:唐将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印刷传播 网络传播 你能举出古代对文化交流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吗? 试一试: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 鉴真东渡 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 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 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 郑和下西洋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 《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四川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1.文化传播的含义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 、信息、 、情感和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 。 文化传播 知识 观念 信仰 社会交往活动 知识点一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重要途径: ①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