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 卷第4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3,No.4
2013年4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Apr. ,2013
李小峰,李秋华,秦好丽,等.2013.百花湖消落带常见植物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33(4):1089-1097
Li X F,Li Q H,QinHL,etal. 2013.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 N,PandKcontentsin30 commonplantsfromthehydro-fluctuationbeltof Baihua
Reservoir[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3(4):1089-1097
百花湖消落带常见植物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分布特
征研究
1,2 2,∗ 1 2 2,3 1,2 2
李小峰 ,李秋华 ,秦好丽 ,陈峰峰 ,刘送平 ,高廷进 ,欧腾
1.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2.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
3.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收稿日期:2012-06-29 修回日期:2012-09-18 录用日期:2012-09-29
摘要:于2011年9月在百花湖消落区进行随机采集,选取常见的30 种百花湖消落带植物,如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鬼针草(Bidenspilosa)、菖蒲(Acuros calamu Linn)等为研究对
象,对其根、茎、叶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植物根、茎、叶中N、P、K含量表现出一致性,即KNP,并且N、
P、K相互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该地区土壤中N、P、K的含量有着显著的关系.在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中N、P、K 的含量也表现出
一致性,即叶茎根,并且根、茎、叶中的含量相互之间也呈现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消落区植物总体根、茎、叶的营养状况分别为低、中、
高,并且地上部分的营养元素占整株植物总营养元素的平均值为80%以上.因此,收割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即可达到对土壤中N、P较好的处理
效果.禾本科、蓼科及菊科植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又具有一定的耐水淹性,适宜在消落区水淹时间较长且土壤中N、P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的
这种特殊环境下生长.该研究揭示了百花湖消落区常见植物的营养状况,以及有助于筛选出适合消落区生长的植物,对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研
究消落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植物;消落带;氮、磷、钾;水库
文章编号:0253-2468(2013)04-1089-09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P and K contents in 30 common plants from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of Baihua Reservoir
1,2 2,∗ 1 2 2,3 1,2 2
LI Xiaofeng ,LI Qiuhua ,QIN Haoli ,CHEN Fengfeng ,LIU Songping ,GAOTingjin ,OU Teng
1. Institute of Chemisty and Materials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
2. Key LaboratoryforInformationSystemof MountainousAreaandProtectionof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