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小麦说课材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 ——小麦; ;特点: 1. 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因此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2.麦类作物营养丰富,籽粒中含蛋白质7%—20%,淀粉75%—90%,其组成最适于人体需要的营养比例1:5—6。 3. 麦类作物同属一科,分属不同属,生物学上有许多共同性状。 4. 麦类作物生育期间要求较低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故称为喜低温、长日照作物。;???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二、世界及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世界: 其中面积最大的前四名为原苏联7.23亿亩,中国4.61亿亩,美国4.21亿亩,印度3.52亿亩。总产量高的前四名分别为原苏联107966kt,中国96004kt,美国74546kt,印度49678kt.单产最高的前四名分别为荷兰712.0kg/亩*,丹麦488.2kg/亩,英国440.0kg/亩,法国432.5kg/亩。;中国:我国小麦解放初期平均亩产仅43kg,50一60年代发展缓慢,60—70年代发展迅速,1970年平均亩产达76.5kg,70一80年代为高速发展阶段,平均亩产由76.5kg上升到1986年的203kg,总产也由29250kt达到90050kt,到1998年全国平均为245.7公斤/亩,总产也由1970年的2925万吨上升至1999年的 1.13亿吨,30年单产上升3.2倍,总产上升3.75倍。 ;宁夏:我区从建国后小麦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全国相比,平均单产低,但灌区高于全国水平,主要由于山区水分条件限制,产量较低,因此,从单产上我区也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第二节 小麦的类型、分布与栽培区划 ;二、小麦的分布与栽培区划 1. 小麦是世界栽培分布最广的作物,自赤道附近的低纬度起至两极圈附近的高纬度止,皆有小麦栽培。从垂直分布来看,由负海拔到海拔3000一4000m左右的尼泊尔、秘鲁以及我国青藏高原都有小麦种植。小麦喜凉爽湿润气侯主要分布在北纬200一600及南纬200一400间,40%左右分布在年降雨500一800mm的地区,主要以欧亚大陆和北美面积最大,占全世界85%以上,以冬麦为主,冬、春麦面积约为3:1。;我国小麦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的漠河,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东抵沿海以及台湾省,南北跨越寒、中、暖三温带和各类型的亚热带及热带。 海拔高度由不及10m至4460m处的西藏,都可正常生长。全国一年中1—10月均有小麦收获,生育期短者100天左右,长者300天左右,如西藏冬麦达周年之久。主产区在200N —410N,约占全国面积的80%以上,主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冬麦为主,占世界总产量的12%,几乎与美国或印度的产量相等。其次在东北、西北春麦区,面积小,故产量少。 ;区划: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以分区命名 (一)春播区 1.东北春性麦区 2.北部春性麦区 3.西北春性麦区 ;(二)秋冬播区 4.北部冬性麦区 5.黄淮弱冬性麦区 6.长江中下游春性麦区 7.西南春性麦区 8.华南春性麦区 ;;第三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营养生长阶段:种子萌发——幼穗开始分化,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 并进生长阶段——幼穗分化发育与根、茎、叶、蘖的生长并进,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生殖生长阶段——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在生产上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但生长中心不同,栽培管理上主攻方向不同。 ;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 阶段发育——在特定的条件下,小麦内部发生一系列职的变化,在不同质变的基础上,才能使小麦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这种阶段性质变,称阶段发育。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其中有一两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小麦冬春性的实质是小麦的感温感光性。小麦在开花前必须顺次通过春化(感温)阶段和光照(感光)阶段。 ;(一)小麦的感温性(春化阶段) (1)冬性 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一3℃,经历35天以上。不满足春化条件,不能正常抽穗。 (2)弱(半)冬性 春化阶段适宜温度为0一7℃,经历15—35天,未春化处理的种子春播,不能抽穗或抽穗不整齐。 (3)春性 春化温度为0一12℃,经历5—15天可完成春化,不经低温春化的种子春播也能正常抽穗。 ;(二)感光性(光照阶段) (1)反应迟钝型 在每天8—12小时日照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