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物质性质和化学毒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氨气的毒性和危害程度 液氨(氨气) 染毒浓度(mg/m3) 作用时间(min) 毒性和危害程度 3500~7000 30 立即死亡 1750~4500 30 可危及生命 700 30 立即咳嗽 553 30 刺激强烈 175~350 28 鼻、眼刺激,呼吸及脉搏加速 140 30 眼和上呼吸道不适、恶心、头痛 70 30 呼吸变慢 67.2 45 鼻咽有刺激感 9.8 45 无刺激作用 0.7 45 感觉到气味 3、处置 鉴于氨气有毒和低温环境,必须穿全封闭防化服并佩戴防毒面具,最好穿棉裤或厚质衣裤; 禁止火源,犹如液化气泄漏一样管制现场,防止爆炸; 氨气易溶于水,因此要充分发挥水流作用,稀释并驱散,对实施堵漏等作业的人员,同样辅以喷雾水掩护。 液氨(氨气) 煤气的来源不同,其可燃气体的组成不同。 天然煤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混合气物; 石油加工的油煤气及炼焦气,以及由煤气化制得的水煤气、混合煤气、空气煤气等,是以一氧化碳、甲烷和氢气等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 煤 气 主要煤气的成分及其爆炸极限 煤 气 煤气种类 组成(体积%) 爆炸极限范围 CO2 CH4 O2 CO H2 CH4 N2 (体积%) 焦炉煤气 1.9 3.9 0.4 6.3 54.4 31.5 l.6 5.0~28.4 城市煤气 2.5 3.2 0.5 10.5 47.0 2.8 10.5 5.6~31.7 增热煤气 4.6 7.3 0.3 36.0 37.0 9.6 5.2 6.4~37.7 水煤气 6.2 0.0 0.3 39.2 49.0 2.3 3.0 6.9~69.5 发生炉煤气 6.2 0.0 27.3 12.4 0.7 53.4 20.7—73.7 1、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和苯。易燃烧,其火焰呈蓝色;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12.5%~74.2%。 2、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容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其结合力约为氧与血红蛋白的240~300倍。一氧化碳由于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而能将血液中氧气置换出来,造成人的机体组织缺氧,出现窒息中毒状态。中毒时,开始感觉头重、头痛、眩晕,进而出现恶心、疲乏、倦怠、耳鸣,最后窒息死亡。 煤 气 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危害程度 煤 气 染毒浓度(mg/m3) 吸入时间(h) 毒性及危害 58.5 2.5 轻度头痛 117 2 中度头痛、眩晕 292 2 严重头痛、眩晕 582.5 1.5 恶心呕吐,可能虚脱 1170 1 昏迷 11700 0.083 死亡 七 危化品的识别和侦检 1、危险化学物质的识别 (1)根据中毒症状识别 不同的危险物质,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尽相同 例如,沙林毒剂最典型的症状为瞳孔缩小,胸闷、流涕、呼吸困难或衰竭,大汗、腹泻、四肢抽动,阵发性惊厥、昏迷和大小便失禁等,严重中毒可迅速导致死亡; 芥子气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红斑、水肿,水疱。 1、危险化学物质的识别 (2)根据物化性质识别 根据现场的特殊气味、颜色、异常状态、溶解性、毒性等物理、化学性质来判别危险物质的种类。例如,氢化氰液体无色有苦杏仁味,沙林略带兰花的芳香味等。 如果消防人员能够闻到或感觉到危险物质的存在,那通常就已经离危险物质太近了,这将极不安全。 七 危化品的识别和侦检 (3)相关人员的陈述 ???从现场出来的人员或幸存者的亲身所见、所闻和所感。 (4)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进行模糊识别 在现场可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进行模糊识别,主要包括气味、颜色、状态,眼、呼吸道等器官或系统的症状表现等信息,现场掌握的信息越多,则模糊识别的正确率就越高。 七 危 化品的识别和侦检 计算机模糊查询的界面 2、侦检与监测 现场侦检监测与非现场分析 现场:快速、鉴定(以定性为主) 非现场:对未知物分析、定性、定量 七 危化品的识别和侦检 (1)简易器材 简易器材是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器材,其中一些可以“一次性使用”。 这类器材主要依靠颜色变化指示危险物的存在,用目力观察,不必依靠仪器指示,且能快速显示变化,操作简便,使用者不需经过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便于现场检测。 属于这类器材的有侦检纸、检测管、侦毒粉笔、侦毒油漆、侦检粉等。 七 危化品的识别和侦检 (2)专用检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