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银杏外种皮萜内酯成分研究现状
姓名:任星霖 学号:03237导师:陈鹏教授
扬州大学农学院 225009
摘要:本文综述了银杏外种皮中所含有的萜内酯成分(银杏内酯A GinkgolideA,银杏内酯B GinkgolideB,银杏内酯C GinkgolideC)及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及其在外种皮中的含量。
关键词:银杏外种皮 银杏萜内酯
1、银杏外种皮中萜内酯成分
银杏外种皮是其种实最外的皮层,即种子硬壳最外面的部分,成熟时呈黄色或黄棕色,柔软多汁,并有特殊的臭味。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顾维戎1就对银杏外种皮粗提物进行了研究,发现银杏外种皮的粗提物有很强的药理活性。随后,我国研究者对银杏外种皮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十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分:对银杏外种皮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研究2-5;对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药理活性的研究6-8;对银杏外种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研究9-12。
银杏萜内酯,是银杏外种皮中十分重要的成分,在之前仅银杏叶和银杏根皮中被分离到,共有六种,分别是:银杏内酯A(GinkgolideA),银杏内酯B(GinkgolideB),银杏内酯C(GinkgolideC),银杏内酯M(GinkgolideM),银杏内酯J(GinkgolideJ)和白果内酯BB(BilobalideBB)(分别用GA、GB、GC、GM、GJ、BB来表示。)研究表明13-15,银杏萜内酯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国际上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EGB)中的主要成分就是银杏萜内酯和黄酮。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专属性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FD)活性,现已用于治疗脑损伤后遗症及老年性大脑、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等症。其中GB的活性最高,已引起国际药学界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治疗休克、烧伤、过敏性哮喘、中风、移植排斥、血液透析等病症的一类新药。而BB则具有神经保护和抗水肿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水肿等病症的新药。GB和BB被认为是最有药用前景的两种内酯。
银杏内酯A、B、C早在1932年被日本学者中西香尔从银杏叶中分离并鉴定;1967年Maruyama等从银杏根皮个分离到银杏内酯M ;1969年Weingesc从银杏叶中分离并鉴定了白果内酯;1987年Wegins又分离到银杏内酯J并确定其化学结构。
银杏外种皮中的内酯目前只分离鉴定的有三种16,即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吴红菱17在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时曾使用了白果内酯作为标准品,且得出了与白果内酯保留值非常相近的色谱峰,他直接把他作为白果内酯来计算内酯的总含量。余碧钰等在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时也直接用白果内酯作为标准品,并得出了与吴红菱相同的结果,这说明银杏外种皮中有可能含有白果内酯,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鉴定。
2、银杏内酯的化学结构:
银杏内酯是属于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统称为萜类化合物。实际上它是聚戊二烯类化合物,按照碳原子数目又把萜类化合物分为单萜(碳原子数目:10),倍半萜(碳原子数目:15),二萜(碳原子数目:20),二倍半萜(碳原子数目:25),三萜(碳原子数目:30),四萜(碳原子数目:40)和多萜(碳原子数目:7.5×103~3×105)。
银杏五种萜内酯(即GA,GB,GC,GM,GJ)的化学结构很相似18:均具有独特的十二碳骨架,嵌有一个叔丁基和六个五元环,包括一个螺[4,4]壬烷、一个四氢呋喃环和三个内酯环。银杏内酯的这种特殊的结构只有存在于天然的自然界中。这五种萜内酯属于二萜类化合物,白果内酯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在银杏叶和外种皮中含量都很低。有的学者开始对银杏内酯的合成途径进行了研究。1988年Corey等采用三内酯(trilactone)和银杏内酯B两条途径成功的合成了银杏内酯A,1992年他们在研究银杏内酯A,B,C的全合成途径及化学和生物学活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银杏内酯特殊的羟基反应趋向的研究,从而阐明了这三种内酯化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羟基反应存在的差异,并将其应用在内酯的分离技术中;此外还通过向分子结构中引入稳定了H标记研究从银杏内酯C转变成银杏内酯B的途径。1993年crimmins等研究了白果内酯的全合成途径并获得了成功。但由于银杏萜内酯的分子立体结构复杂,人工合成途径的技术难度很大,因此,仍以天然的植物材料(银杏叶、外种皮,根皮或种仁)作为提取萜内酯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3、银杏外种皮中银杏萜内酯的提取和纯化
有关银杏叶中的内酯的提取和分离法已有很多,且方法多样,有的方法在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内酯的含量已达到7%,超过了国际上所规定的含量为6%的标准,可以说国内有关银杏叶提取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ENNHEISER森海塞尔促销促销MOMENTUM True Wireless 2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pdf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pptx
- 乘用车甲醇燃料发动机油-2023标准.pdf
- 公共关系学模拟题三及答案.pdf VIP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零模)多篇作文汇编:“实用与审美”“手工制品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docx
- 河道治理有关工程监理规划.doc
- 信管家指标公式源码博易大师指标博易大师期货软件指标准确率百分百指标.doc
-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的设计.doc
- 2024年10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真题 生产运作与管理 14199.pdf VIP
- 污水沉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