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精选课件(公开).pptVIP

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精选课件(公开).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主讲:张莹 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曾被贬至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境内),驿馆破败不可居住,乃居于馆旁山洞,其洞因而得名阳明洞,是贵阳名胜古迹之一。其学说世称“心学(继承陆九渊之‘心学’并加以完善)”。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今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阳明祠”就是为了纪念“王阳明”先生而修建的。 一、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他十岁就能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1517年,他平定江西,后又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归,于1529年元月9日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 二、王守仁的教育主张 (一)论教育的作用 (二)论道德教育 (三)论儿童教育 (一)论教育的作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中,“心即理”。他还认为“良知即天理”,即是“心之本体”。“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在他看来,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还有来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二)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上,王守仁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了“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四个主张。 (三)论儿童教育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的名言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对后来者的影响 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可能是因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学说的原因吧,在教科书上没有什么关于他的介绍。《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王阳明)者。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七,但“王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日本三岛毅博士的一句诗“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东乡平八郎有句名言“一生俯首拜阳明”。只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 ☆《明史》评价 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