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格、道德发展与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人格、道德发展与教育 什么是人格与道德发展 人格与道德发展是个体习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和理解他人,掌握道德规范,从而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 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 第一节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ric Erikson 1902~1979)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重视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社会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个阶段相互依从,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要依赖于早期各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性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每一发展危机的解决对于后继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1.5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获得安全感 阶段2:自主对怀疑与羞怯(1.5~3岁) 主要发展任务就是独立做事情或自主行动,形成自信心、自主性 。 阶段3:主动对内疚(3~6岁) 发展的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性,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的活动 阶段4:勤奋对自卑(6~11岁) 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胜任感和勤奋感的发展。 阶段5: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1~18岁) 青少年不仅要考虑清楚“我怎样的人”、还要考虑“我将成为怎样的人”。 认同社会责任与保持自我独立的协调。 阶段6:亲密对孤独(18~35岁) 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学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何无私地奉献爱心和得到回报,相反,则不会以有益的方式与人交往 阶段7:繁殖对停滞(35~65岁) 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上,而不是自我关注。发展顺利的个体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 阶段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65岁以后) 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美感。 二、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发展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的认定。 玛西亚(J.Marcia)的自我同一性地位理论 1.同一性迷乱(identity diffusion) 最低的发展状态,缺乏对一系列内在价值与目标的遵从与承诺,也缺乏对于未来的探索或者对未来的探索非常肤浅。 2.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 表现为一种高度的遵从与承诺而不做探索。 3.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 是指延缓做出有关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性决定,如职业上的、人际上的、价值观念上的选择。 4.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 表明同一性过程的自主性解决,表现出在一段时期的探索后(延缓)一套承担责任承诺得到整合 。 (二)自我概念与自尊的发展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经由经验形成的对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评价,即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外表及各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不断分化,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也在不断地增加。 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特质的评价、感受和态度,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态度和情感,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儿童很小的时候往往具有较高的自尊。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自尊下降,自我概念也变得更加现实。进入青少年期以后,自尊水平仍继续下降,尤其是女生。主要原因可能与身体形象及其他与青春期相关的问题有关。 三、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描述了与他人交往、互动方面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社会观点采择、同伴交往与社会问题解决等方面。 (一)社会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很好的应对困难的社会情境、移情水平也高,受同伴的欢迎与接纳。而观点采择能力差的儿童青少年容易把别人的意图理解为敌意,因而常常导致攻击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在伤害他人时也没有内疚感。 塞尔曼(R.Selman)曾研究提出,观点采择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或水平。 0水平:未分化或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儿童不能够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与内心感受,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也有他们的观点。 Ⅰ水平:分化的、主观的观点采择。儿童意识到人们能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但认为这是由于接受的信息不同造成的。如果接受的信息一样,观点就一样。 Ⅱ水平:反省的、第二人的或互惠的观点采择。儿童能够以第二人的观点或反

文档评论(0)

558955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