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拉深工艺设计 4.3.1 拉深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拉深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拉深零件采用拉深成形工艺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工艺性应是坯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产品质量稳定、废品少和操作简单方便等。 在设计拉深零件时,应根据材料拉深时的变形特点和规律,提出满足工艺性的要求。 4.3.2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1.润滑 在凹模圆角、平面、压边圈表面及与这些部位相接触的毛坯表面,应每隔一定周期均匀抹涂一层润滑油,并保持润滑部位干净. 2.热处理 在多道拉深时,为了恢复冷加工后材料的塑性,应在工序中间安排退火,以软化金属组织。拉深工序后还要安排去应力退火。一般拉深工序间常采用低温退火 。各种材料不需热处理可以拉深的次数。 3.酸洗 退火后工件表面必然有氧化皮和其他污物,在继续加工时会增加模具的磨损,因此必需要酸洗,否则使拉深不能正常进行。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4章 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的设计
1.拉深的基本概念
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件,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他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冲压加工方法。(如图4.0.1)
2.典型的拉深件(如图4.0.2)
3.拉深模具的特点
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
4.1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1.1板料拉深变形过程及其特点 在毛坯上画作出距离为a的等距离的同心圆与相同弧度b辐射线组成的网格(如图4.1.2) ,然后将带有网格的毛坯进行拉深。 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拉伸应力 ,切向产生压缩应力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筒形拉深件。 在拉深后我们发现如图4.1.2:工件底部的网格变化很小,而侧壁上的网格变化很大,以前的等距同心圆,变成了与工件底部平行的不等距的水平线,并且愈是靠近工件口部,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愈大,同时以前夹角相等的半径线在拉深后在侧壁上变成了间距相等的垂线,如图4.1.3所示,以前的扇形毛坯网格变成了拉深后的矩形网格。 4.1.2拉深过程中变形毛坯各部分的应力与应变状态 拉深过程中某一瞬时毛坯变形和应力情况(如图4.1.5) 1.平面凸缘部分 主要变形区 2.凹模圆角区 过渡区 3.筒壁部分 传力区 4.凸模圆角部分 过渡区 5.圆筒底部分 小变形区 图 4.1.5 拉深中毛坯的应力应变情况 4.1.3 拉深成形的障碍及防止措施 1.起皱(如图4.1.8),影响起皱的因素: (1)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凸缘部分的相对料厚,即为 : (2)切向压应力的大小 拉深时 的值决定于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需要转移的剩余材料越多,加工硬化现象越严重,则越 大,就越容易起皱。 (3)材料的力学性能 板料的屈强比 小,则屈服极限小,变形区内的切向压应力也相对减小,因此板料不容易起皱。 (4)凹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毛坯首次拉深不起皱的条件是 : 用锥形凹模首次拉深时,材料不起皱的条件是: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式子的要求,就要起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起皱发生。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压边圈 。 2.拉裂 拉深后得到工件的厚度沿底部向口部方向是不同的(如图4.1.9) 防止拉裂: 可根据板材的成形性能,采用适当的拉深比和压边力,增加凸模的表面粗糙度,改善凸缘部分变形材料的润滑条件,合理设计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选用拉深性能好的材料。 3.硬化 拉深是一个塑性变形过程,材料变形后必然发生加工硬化,使其硬度和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加工硬化的好处是使工件的强度和刚度高于毛坯材料,但塑性降低又使材料进一步拉深时变形困难。 4.2 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设计 4.2.1 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 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原则: 体积不变原理(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面积 )、相似性原理。 毛坯的计算方法:等重量、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