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专题突破系列之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释】 1.明确考查内容 (1)“常见文言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 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未接触到的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其考查点多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等。 (2)“在文中的含义”,明确规定了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语境含义。 (3)“理解”,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概念。 2.了解命题形式 (1)客观选择题。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语境中实词含义。 (2)主观表述题。在翻译题中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知识延伸】 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解题攻略】 一、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五种方法 方法1:语境推断法 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如《鸿门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的“谢”有“感谢;道歉;推辞;辞别;告诉;衰亡,凋落”等义项,根据上文项羽要攻打刘邦的语境,可以判定“道歉”为其确切含义。 语境推断法在判定文言实词含义时,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运用下面几种方法时,往往也要运用该法确定具体含义。 方法2: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位置对称的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荆轲刺秦王》中“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中的“把”和“揕”,从结构上对举分析,可以推知较生僻的“揕”是动词,再运用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写到刺杀秦王的语境,可推断“揕”是“刺”的意思。 方法3: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前有副词“数”(屡次、多次),后有名词短语“项王”,因此“目”在此应是动词,作谓语,“递眼色”的意思。 方法4:联想推断法 有些文言句子,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学过的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要判断“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聊斋志异·武技》)一句中的“鄙”的意义,题目所给的意义是“粗俗”。我们可联想到学过的《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可以推知其应解释为“边邑”,从而判定题目不正确。 方法5:成语对应法 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进兵北略地”中的“略”,可以联想到成语“攻城略地”中的“略”,两者均应解释为“掠夺,夺取”。 二、解答文言实词类题目的四大技巧 1.读文 理解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关键,理解文意是 推断词语意义的基础。因此,我们理解文言实 词,首先要会读文言文。具体说来,要做到: (1)培养文言意识。文言文中词语的意义 大多不同于现代汉语,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让自己进入文言情境,从而形成思维上的文言状态。 (2)辨明体裁风格。文言文体裁主要有三种:传记、散文、议论文。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笔法,有不同的用词习惯,心中有文体概念不仅有助于把握文意,而且便于理解词语。同时,文章的整体风格特点也是我们解读文章、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3)积累常用的文化常识。文言文中往往含有比较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典章制度、官职封号、历法纪年、礼仪器物、姓字名讳等,它们往往会成为我们阅读理解文言文的绊脚石。因此,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 2.读句 文言实词最小的语境就是其所在的句子。文言语句有其“个性”: 这些特点都是把握句意的重要“节点”,因此,我们应在把握这些“节点”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句与句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阿房宫赋(很好) (2).ppt
- 阿喽喽 小学音乐课件.ppt
- 阿房宫赋(2016上课).ppt
- 长沙简牍博物馆.ppt
- 阿房宫赋(上课) (2).ppt
- 长沙某志别墅项目营销提案__销售推广方案.ppt
- 阿房宫赋上课4.ppt
- 阿房宫赋(2012上课).ppt
- 阿房宫赋优秀课件实用.ppt
- 阿白四月下江南小镇.pptx
- 高三语文小题精做训练 29 30.ppt
- 项目五任务三内蒙古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区子任务1、2、3.ppt
- 高中物理实验常考题型研究方案.doc
-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平面向量应用举例2.5.1.ppt
- 高中数学(新课导入+课堂探究+课堂训练)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 两点间的距离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ppt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 第2讲.ppt
- 高三复习16 孔雀东南飞 知识点归纳.ppt
- 高中生物(苏教版)第二章同步教学课件2.1.2生殖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中遗传物质的数目变化 (共19张PPT).pptx
- 高中语文PPT教学教案(李密陈情表).ppt
- 高二语文《醉花阴》.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