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二讲第1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第4章第二讲第1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是在细胞内__________中进行的;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_____中进行的。 (2)岩石圈中的碳以____________形式贮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__________性,属于气体型循环。 (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某些生物还可通过__________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________关系。④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__________效应。 (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最关键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__________;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________,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9)若图中②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 如右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设E 种群含碳量为5.8×109 kg;B种群含碳 量为1.3×108 kg;则A种群含碳量的值约为________。 ①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转化为有机物的。 过程④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动物尸体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为CO2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这些分解者的同化类型是异养型,异化类型是需氧型、厌氧型或兼性厌氧型。 从图中看出,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因素可能是①过程减弱或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即绿色植物减少,也可能是⑤过程增强,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减少温室效应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答案] (1)叶绿体 线粒体 (2)无机盐(碳酸盐) HCO (3)全球 (4)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捕食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和异养兼性厌氧型 生物群落 (6)温室 (7)①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除化石燃料以外的诸如水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切实减少CO2的排放量 (8)能量流动 热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9)4.5×107 kg 1.分析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1)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分析: 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上一个营养级,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进行同化作用过程中所同化的物质中含有的总能量;消费者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不能计入该生物所同化物质中的能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③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2)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分析: ①被该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消耗一部分,其中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热能从生物群落散失到大气中。 ②进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最高营养级生物除外)。 ③动植物遗体、残枝落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2.有关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 (1)首先判断双箭头的两端是生产者和 大气中的CO2库,除双箭头外生产者(A)只 有出发箭头,大气(B)只有接受箭头。 (2)消费者(C)接受一个箭头而出发两个,分解者(D)则接受两个出发一个,两者之间物质流动方向是从消费者(C)到分解者(D)。 (3)在具体物质循环图中特别注意化石燃料等其他环节,在(1)、(2)的基础上灵活判断。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总结如下表: 项目 能量流动 碳循环 形式 以有机物为载体 以CO2形式循环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被反复利用,具有循环性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内,具全球性 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图: ①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联 系 项目 能量流动 联 系

文档评论(0)

xinfeiy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