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汇报材料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符合课改方向,体现综合性 教材呈现形式体现综合性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综合整合教育资源 ◇教材设计重视实践性,重 视学生获得体验和感受 ◇教材结构新颖,方便教学, 便于学习 ◆教材结构和体例 ◇《中华大家庭》的结构和 体例 教材结构 《中华大家庭》由前言、目录、 课题三部分组成 第1课—总论,第2—12课各论 民族花园:从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民族特色和主要民族节日等方面,分别介绍本课要认识的几个民族 阅读与思考 读一读:重点介绍民族特色,是 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和扩展 想一想:在前面介绍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探究与体验 设置四个小栏目,在扩大视野的 同时,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 实践园地 设置一个小栏目,通过动手、动 嘴、动脑的活动,加深理解 ◇《民族常识》教材结构和体例 教材结构 《民族常识》由前言、目录、单 元和课题三部分组成 教材设有四个单元 教材体例 共设四个单元,每单元三课题, 每课题包括导语和民族花园、阅 读与思考、探究与体验、实践园 地四个板块 导语 概括阐述本课内容,激发学习兴 趣 民族花园 列举一个具体事例,引导出课文 阅读与思考 读一读:课题正文,通过阅读材 料呈现课题主题 想一想: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即 可以基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探究与体验 设置四个小栏目,通过多种方式,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 实践园地 设置一个栏目,通过动手、动嘴、 动脑,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教学课时建议 《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分 别为小学三、四年级和五、六年 级使用,每册使用两年 每学年保证10~12个学时;每册 教材可用20 ~24课时完成 建议每课题2课时 《民族常识》第三单元可酌情 增加课时 关于教学 一、上课 ◆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视课前准备 ◇如何使用教材 ◇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习方法的选择 ◇师生问题的生成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程资源的开发 ◇避免生硬说教 ◇数据、资料来源要可靠 ◇重视每一节课的开头 ◇利用现有资源 ◆注意几个问题 关于教学评价 不以知识考核为唯一,侧重能 力和价值观的评价 考核方式多样,重视学习过程, 重视参与程度,结合课堂表现 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以考代评。 ◆学生学习评价 ◇观察 ◇谈话 ◇同学评价与自我报告 ◇考查、考试 ◇描述性评语 知识链接:描述性评语 哲学家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时, 老师给他的评语是:“黑格尔身体 状况欠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 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 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 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语言 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教师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了教师改进 工作 ◇树立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 观念 ◇他评多元化 《中华大家庭》 《民族常识》 教材辅导(二) 主要内容及 重点难点 一、《中华大家庭》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主要内容 认识“中华民族” 从人口数量、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人口分布以及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了解中华民族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 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 是本课的另一难点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主要内容 从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 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语言 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 色等方面分别介绍五个民族 汉字是古老的文字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及那达慕大会 回族的三大节日 献“哈达”是藏族、蒙古族普 遍的礼节 维吾尔族善种植粮、棉和瓜果 ◇重点、难点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维吾尔族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 经济生活是本课重点 指出民族分裂的危害性是本课 的重点和难点 藏 族 蒙古族 汉 族 回 族 维吾尔族 任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 材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 副主编;为新疆、贵州、吉林等自 治区、省进行本套教材辅导;参加 《思想品德》教学用书等的编写 武亚男 北京第25中学 高级教师 民族团结教育 教材辅导 《中华大家庭》 《民族常识》 教材辅导(一) 关于课程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性质及特点 三、课程理念 一、课程背景 ◆现实需要 ◇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 兴旺发达的保证;促进民 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 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国家要持续发展,必定要走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

文档评论(0)

1166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