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市买卖价差逆向选择成分的估算与分析
王志强 陈培昆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本文以深市15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估算买卖价差逆向选择成分,研究逆向选择成分与公司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日内变化模式。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对深市买卖价差的贡献度为39%。公司规模越大,其股票的逆向选择成分越小;逆向选择成分随着交易量水平的上升而降低;高价股的逆向选择成分比低价股低。总体而言,逆向选择成分在早市呈现 “倒U”型,在午市呈现“L”型。逆向选择成分与公司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逆向选择成分的日内变动模式的实证分析结果符合信息不对称与公司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日内变动模式。
关键词:买卖价差;逆向选择成分;信息不对称;指令驱动市场
作者简介:王志强,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理论。陈培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The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of the Bid-ask Spread in Shenzhen Market: Estimation and Analyses
Abstract: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of the bid-ask spread by examining 150 samples from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vestigates its relation with the characters of the firms, and analyzes its intraday mode. We find that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accounts for 39% of the bid-ask spread, the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decreases uniformly with the size of company, trade size and stock price, and the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exhibit downward U-shape patterns in the morning and L-shape patterns in the afterno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characters of company and its intraday mode.
Keywords: Bid-ask Spread; Adverse Selection Component;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rder-driven Market
引言
买卖价差是衡量市场运行效率,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买卖价差一直是市场微结构理论研究的主题。Demsetz(1968)和Tinic(1972)指出交易和清算费用、簿记和办公费用以及做市商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是导致买卖价差存在的一类成本,称之为指令处理成本;买卖指令的不平衡(imbalance)导致了第二类成本的出现。不平衡的买卖指令导致做市商的存货头寸偏离最优水平,做市商通过提高买卖价差来补偿其所承担的风险,这称为存货持有成本(Stoll(1978)和Ho and Stoll (1983));Copeland and Galai (1983), Glosten and Milgrom (1985)和Easley and O’Hara (1987)指出了由信息不对称和知情交易者引致的买卖价差的第三种成分——逆向选择成分,即做市商扩大买卖价差以弥补与知情交易者交易的损失。科学估算和分析构成买卖价差的成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影响市场流动性和资本成本高低的深层次因素,这对投资者、市场监管当局以及公司管理人员均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买卖价差分解的文献大多以报价驱动市场为研究对象,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指令驱动市场已经成为股票市场的主要交易模式,因此,研究指令驱动市场的价差分解问题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深市A股指数为样本,估算信息不对称对深市买卖价差的贡献度,分析影响逆向选择成分的因素,探讨逆向选择成分变化的日内模式。
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财务学者致力于买卖价差分解的理论研究。George et al (19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贵州省2024年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数学.docx VIP
- HP DeskJet 2700 多功能一体打印机中文说明书.pdf
- (完整版)2025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欧科PT300变频器说明书.pdf
- 全版《边城》ppt课件.pptx VIP
- 2-5《无常》(思维导图)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doc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在泥沙中崛起三门峡(连载3).doc VIP
- 高龄患者的麻醉要点.ppt VIP
- 天安人寿附加吉祥树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条款010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