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镇政区大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普雄镇政区大典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普雄镇原名瓦吉莫,彝族地名。瓦:岩;吉:有;莫:坝子。因处在山岩下一片坝子上得名。1992年底撤区并乡建镇时,撤销曲可地乡并入瓦吉木乡更名为普雄镇人民政府。 地理位置:位于越西县东南,普雄河中段,东与德吉乡、依洛乡接壤,南与乐青地乡相连,西与贡莫、拉白乡交界,北与四甘普乡相邻。电话区号0834,邮政编码616661。距县城35公里, 政区沿革:1953年,建立瓦吉木乡,成立乡人民政府。1956年,改称瓦吉木乡人民政府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瓦吉木大队,属果目公社(区级)。1961年,改为瓦吉木乡。1969年,建立瓦普木公社革委。1981年,选举产生社管会。同年,地名普查,改瓦吉木为瓦吉莫。1984年,机构改革,恢复乡人民政府。1987年,在瓦吉木乡和贡莫乡贡莫村、尔莫普村行政区域上建普雄镇人民政府。1992年,撤销曲可地乡并入普雄镇。 政区划分:全镇辖呷托、曲可地、尔各、沙米、什木地、呷古、阳坡、优吾、且托、柳洛、尔木、瓦吉木12个村和瓦吉木居委会。驻有铁路、军供站、凉北营林处、邮电、汽车站、公务段、普雄公安分局等单位。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93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50人,城镇化率25%,另有流动人口3133人。总人口中,男性9674人,占50.09%;女性9639人,占49.91%;14岁以下3204人,占17.11%;15—64岁10432人,占55.7%;65岁以上5092人,27.19%。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16292人,占84.36%;汉族3021人,占15.64%。2011年人口出生率14.9‰,人口自然增长率9.58‰。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7.0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46.449平方公里,占98.8%水域0.575平方公里,占1.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5.79人。 二、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普雄镇地处普雄河断裂带东面,属中山中谷带坝地貌,东侧为山地,平缓向西延伸至普雄河为坝地,普雄河流经镇境内15公里。最高海拔尔莫乃拖2449米,最低海拔与四甘普交界河口处1800米,相对高差649米。 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无霜期225天,年降雨量1246毫米,日照时1600小时,耕地土质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水文:境内属小清河水系,自且托村南入境,由南而北流入下普雄境内,境内河道长15公里。 自然资源: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46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低温、霜冻、雷击等。 三、经济概况 农业:耕地面积10125亩,人均0.72 亩,耕地土质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以种植水稻、洋芋、玉米、大豆、荞子、燕麦、小麦、油菜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622.6吨,人均328公斤,其中水稻1291吨、洋芋957吨、玉米1673吨、大豆100吨、荞子343.1吨、燕麦19.5吨、小麦239吨。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蔬菜、水果为主,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1109亩产量166吨、烤烟种植面积450亩产量1530吨、蔬菜种植面积461亩产量704吨,水果187吨。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岀栏18229头,存栏10347头;羊岀栏3654只,存栏5079只;家禽岀栏14964只,存栏12543只。 工业:以粮食加工、电焊、小型砖厂、小型酒厂为主。拥有工业企业24家,职工79人,工业总产值达147万元。 商业外贸:2011年,辖区内共有个体工商户553 个,从业人员1120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及营业额达1855 万元。 财政金融: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收入5310 万元,比上年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3076元,比上年增长15.7%。年末辖区内有邮政储蓄所、农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42亿元。 四、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有火把广场一处。每年火把节在广场举办彝族音乐舞蹈、体育舞蹈展演、焰火晚会、篝火达体舞晚会。 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11年末,有私立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62人,全镇有1所中学,7所小学(其中3所完小,4所点小),教职工160人,在校学生5230人。入学率为100%。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2个(镇中心卫生院1所、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镇中心卫生院有医务人员56人,其中:医生27人,护士16 人,其他人员13人,村医务室12所,村医生24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831人,参合率97.67%。儿童预防接种3602人次,接种率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