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对比阅读强化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二则比较阅读 (一) 【甲】《咏雪》原文略。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谐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俄而雪骤 一会儿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凭,乘 ③九岁,甚聪惠 同“慧“聪明 ④孔指以示儿 给……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才思敏捷、机智善辩。 诸葛恪得驴 曹冲称象 (二) 【甲】《咏雪》原文略。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真的)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词。 讲论(讨论)差可拟(大体)(相比)因(趁,乘)竞走取之(争相)(跑) 2.翻译下列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它比作柳絮随风飘舞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路旁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折了 3.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 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注重后辈的教育,有方法,诗礼传家。 谢道掘: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之才女,聪颖优雅而有创意。 王戎:聪颖,善于思考,逻辑推断能力强,有主见。 (三) 【甲】《咏雪》原文略。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 eq \o\ac(○,2)而琼以状闻。太后诏 eq \o\ac(○,3)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 eq \o\ac(○,4)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黄琬巧对》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③诏:指皇帝命令。④以:凭借。 译文:黄琬年龄虽小却聪明,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婉说的回答皇太后,认为黄琬十分特别于是十分喜爱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肉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 (4)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5)而深奇爱之 2.用“/”给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3.翻译下列语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4.两文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方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1)家庭聚会(2)跟,和(3)高兴的样子 (4)听说(5)以……为奇(认为与众不同)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3.(1)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3)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4.聪明、有文采。启示:我们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要从多重角度看问题、发掘问题、分析问题。 (四)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略。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hé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eq \o\ac(○,6)。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eq \o\a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