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摄影术由两大组成部分∶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 ; “结像器材” —— 照相机。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一些物质的观察发现,经过阳光长期照射之后,它们会改变颜色。我国宋代文人苏轼所编撰的《物类相感志》中就记述银盐变黑现象。1725年,德国医学教授约翰·海因里希·舒尔茨发现,将做粉笔的白粉与硝酸银混合于玻璃瓶中,被日光照射的一面变成了黑色,未照光的一面为白色,18世纪末,英国人托马斯·韦奇伍德将不透明的树叶、昆虫翅膀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在阳光下曝晒后,取下树叶时出现了非常优美的白色轮廓图象,白色部分有感光能力也逐渐变黑了,他虽然没有找到将图象固定下来的方法,但他证实了摄影方法记录成像的可能性。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26年,德国石版印刷工人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N·Niepce,1765~1833),用涂有沥青的合金板放在暗箱中,将镜头对准他工作的室外,经过8小时的曝光后,浸入熏衣草油中冲洗,得到了第一幅永久保留下来的影像照片,此法称为“日光摄影法”。由于日光摄影法光敏度特别低,不可能成为实用的摄影方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法国发明家达盖尔(L·J·M·Daguerre,1789~1851)改用银盐,在铜板上涂上碘化银,感光性能大大提高,而用硫代硫酸钠溶解未感光的银盐就是“定影”,1837年5月达盖尔使摄影成为现实,并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学院正式发表了达盖尔摄影术,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41年,英国塔尔博特把墨底白图象的负片与另一张感光的药膜面相贴,然后曝光、显影、定影,最后得到了无数张与原物影像一样的正像,这种负片——正片法一直延用至今,缺点是负片纸基厚,印出的照片清晰度差。以后,又发明用透明的片基代替纸基做负片并制成干板,逐渐改用醋酸纤维做负片,照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51年,英国的F.S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卡洛汀)显影的湿版底片技术。(“火棉胶”底片+蛋白相纸=湿版摄影法).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61年,英国的Alexander Parkes发明了赛璐珞(Celluoid)材料; 1888年,美国的J.W.Hyatt在纽泽西的公司用赛璐珞(Celluoid)材料生产出可使用的底片片基,同年由John Carbull用此片基生产出胶质底片; 1901年,由法国人发明了不易燃的赛璐珞(Celluoid)材料——安全底片。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88年,美国的G.伊斯曼制作了第一台“柯达”相机(使用6m长的感光材料,拍100幅直径6cm的圆形画面底片,1889年改为胶卷——世界上最早的胶卷。 第一台“柯达”相机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1889年,T.爱迪生从G .伊斯曼那里要来了宽70mm的胶卷,从中间切开成为35mm的胶片,并在胶片两边打上转片小孔,现代意义的35mm的胶卷诞生;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成了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的“全色”黑白胶片; 1907年,Lumiere兄弟发明了加色式彩色底片; 1912年,Rudolph Fischer和H。Siegrist发明减色式彩色底片——彩色负片; 1935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个三层乳剂的彩色正片(Kodachrom)柯达克罗母; 1947年,E.H.兰德博士发明了“波拉罗.兰德摄影法”——“黑白波拉胶片”诞生; 1960年,E.H.兰德博士发明了“波拉罗.兰德摄影法”——“彩色波拉胶片”诞生;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开始了固体电子学研究活动,1969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勃依尔(Boyle)和史密斯(Smith)首先发表了有关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研究报告。数码相机的感光媒介——传感器诞生了。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相机。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相机。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元件的数码后背。 “记录载体” —— 感光材料的诞生与发展 2000年5月,佳能(Canon)公司推出高档数码相机E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