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课堂者得天下.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 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 2012,得课堂者得天下作者: \o 李炳亭 李炳亭 ???要预先说要将要发生的,实属冒险。连续两年,我都曾大着胆子对中国的课改走势做过预判。2010年,我预言中国的课改将走进“模式年”,2011年,我的预测是“学生主体年”。其实所谓预言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某些经验和观察的“个人”判断,当然不具备“纲领性”的指导特质,它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思考性“提示”。 ?? 我预言,2012年,中国课改将步入“教师角色年”。 ????? ?课改呈现什么规律 ? 新课程改革推进10年,可谓成效显著,它至少直击和试图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灌输者”,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如何做才是主导?二是基本厘清了教学关系,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服务于教?如果说杜郎口中学是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的典范,那么,它的启发至少体现在要“少教多学”,甚至是“先学后‘交’”。“教”的不情愿“退出”,是否意味着传统课堂已完成最后的绝唱呢?不尽然,我们不能不无奈地说,传统灌输式的知识课堂依然占据主流,而且越是“名校”、“名师”越更固执地坚守,课改在中国虽然方向明确,却仍旧任重道远;三是大多数学校都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当“课改”变成一种国家意志之后,“课堂”将在未来很多年里持续成为一个“热词”。“得课堂者得天下”,今天很多课改“名校”的异军突起,当无需惊诧。 ? 纵观和分析课改“名校”的崛起秘诀,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走过了一条荆棘道路。《中国教师报》从中推波助澜,其发挥的助推和引领作用,被很多人专业人士和一线教育者认为不可小觑。课改到底要如何走?有没有经验和规律可循?回答是“有”,而且是一条必由“铁律”——“课改四步曲”。简单概括为: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这“四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涵括了教育的“人本”属性,遵循了“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解决了学习动力培植的难题,达到了素质教育追求的育人目的,回答了很多人对课改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课改到底是改什么?课改是改良吗?不,改课是改革和再造,是改变原有以“控制”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课改说穿了就是放手,是点燃、激励、唤醒。教育终究是一种“信仰”,基于当下现实教育的问题,我们可以把“信仰”解读为“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而在具体的办学理念上,教育应该遵循的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我们甚至还可以换成另外的一种说法——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再通俗一点可表达为“通过发展学生,从而成就教师”。 ?? 理念终究要呈现为一种方式方法。细数方式方法的演变,其大致的脉络是:从以“教中心”为标志的盲目膜拜,到以“有效教学”探索为载体的对教的质疑,再到以“学中心”为支撑的高效课堂的推崇;从对学习者的强制灌输,到教学环节的尝试性开放与对话,再到落实实现学习者真正的自主;从考什么教什么的功利驱使,到“一切为了”句式的浮夸性教育思考,再到追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从把学习者单纯作为被动的受教者,到视学生为“产品”,再到被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并被高度关注基于成长者的权益和尊严。这时候,教育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 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实操性”如何则成为对课改学校的最大考验。近几年来,模式的竞相建构并非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课改发展过程中的使然,但比较具有争议的是模式的建构思想,它到底是应该基于教还是基于学,我们能够找到适合每个学科的通用模式?模式的背后是什么?从“模式”建构,到关于学习者“主体”的研究,再到“教师角色”的深层辨析,课改就这样逐步深入、拨云见日。 ? ?课堂的背后是什么 ? 关于模式的建构,可能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基于学科本身的,一种是基于教学对象的。如果说前一种依然是围绕“教”而谋,后一种显然是围绕“学”而做。那么,什么是学习,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则成为“目中有人”和“目中无人”的两种教育的分野。教师必须清楚,好课永远都是“学生的课”,而非“教师的课”,是“学的课”,而不是“教的课”。课堂的背后是什么?是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是学生成长方式的认识,是教师的人性、道德和思想。 ?? 对“人本”教育者而言,他们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出发”,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人学”,学习则是一件“私人化事件”,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他们认为儿童有两大天性,即好奇心、展示欲。对于教师而言,他应深刻认识到,他在教别人,其实也是在教自己,他用教别人的东西教自己。如果说,教师本身很难体验到教育的幸福,那他一定无法让学生获得幸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观”,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儿童的自主、主动、创造,而前提当然是“发现儿童”,因而教师这个职业甚至可以概括为“儿童发现者”,他应该把全部的身心花在“认识学生”上。 ? 当我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