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水之大度 12 四川省 知足,快乐之源 11 江西省 感受爱,感恩爱 10 天津市 光荣的荆棘路 9 浙江省 忧与爱 8 江苏省 灵光一现 7 上海市 回到原点 6 广东省 这世界需要你 5 山东省 人生中的赛跑 4 福建省 一只手上的中国 3 湖南省 科技的利与弊 2 湖北省 大隐隐于“乐” 1 辽宁省 1 2012 年全国 12 个省份高考满分作文 本文收集整理了 12 篇优秀高考作文,供童鞋们参考,目录: 一、 2012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大隐隐于“乐” “ “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闻世事。蔡志忠 曾以漫画对此作了解释:仙,“人”在“山”旁则为仙,看来,古时 造字便点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这本来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征, 偏又练就一身道行,渗透了禅意,方以道入土,归隐于山。千百年来, 文人墨客莫不对此动了凡心。其中,陶渊明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当他 一篇《桃花源记》出世,那颗厌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 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归隐,是闲适,是宁静的生活,可是如 果不是官场失意,怀才不遇,桃花源这么一个避难所就要永远与他绝 缘,并远离世俗而绝迹于他未来纯朴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 出世”有之, 入 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许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隐于市。“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 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 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 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 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 馔玉不足畏,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 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 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 2 3 超俗的“出入”洒脱!他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更不被朝 廷重用。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 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 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一个仙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世事内外变化多端,观 念出入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陶潜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 像李白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乎一心。俗话说得好, 心净自然凉”, 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去理会污秽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 大隐隐于“乐”。 4 二、2012 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科技的利与弊 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 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 又该何去何从?科技为上,传统靠边?还是传统为要,科技为辅?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 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 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 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 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 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 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 势展露无遗。 但我们就该为此放弃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讲究仁义礼智信,中国 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伟大的中国文化是我们 传承千年,历久不衰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复兴,开创未来的根本保 障。虽然,传统文化不乏糟粕,虚荣、麻木等劣根性便是糟粕的体现。 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经久不衰,绵延不绝。文化 的包容维持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也为民族大家庭不断注入新鲜 血液,使其焕发生机。五千年的积淀造就的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 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 5 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 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 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 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 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 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 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