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家笔谈
【编者按】 本期“专家笔谈”栏目主题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治疗”,特邀请了孔灵菲、周新、沈华浩、胡成平、陈萍5位教授围绕最近修订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 N A 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就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笔谈,另还邀请了殷凯生教授就我国目前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相信本栏目内容对于指导广大医生诊治哮喘疾病非常有益。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沈阳
110001
E 2mail:konglingf@sina 1com
【文章编号】1005-2194(200702-0255-03
最新全球哮喘防治指南解读
孔灵菲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
A
孔灵菲,女,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公派赴日本札幌医科大学学习。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中国哮喘联盟委员,辽宁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国际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医
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沈阳市政协委员。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6项,指导研究生近20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关键词】 哮喘;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Keywords A sth ma;GI N A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
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患,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在1993年共同起草了“全球
哮喘防治创议”(gl obal initiative for asth ma,GI N A ,即全球
哮喘防治指南,十几年来经过几次修订,2005年版已由中国哮喘联盟译成中文,2006年版已于11月正式在网上公布(www 1ginasth ma 1com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
学组参照GI N A 指南也相继出台并2次修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随着2006年GI N A 指南的出台,中国哮喘联盟也即将第三次修改中国的哮喘防治指南。
GI N A 和中国哮喘指南给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对哮喘的防治
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有了可遵循的依据。GI N A 的几次修订体现了哮喘防治的最新进展,采纳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资料,使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性意见论据更充分。2006年GI N A 指南提出了以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为目标的治疗,以哮喘的临床控制决定如何管理,与既往的分级治疗有所不同,并对哮喘控制后的药物减量原则和停药指征更具体化,使得医生对患者的管理更有据可循。本文将对最新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进行解读,以期让医生了解新指南与以往指南的异同点,对哮喘这种呼吸道的慢性疾患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指导哮喘的诊治。
1 哮喘的定义
在哮喘的定义中同以往的指南一样强调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及呼吸道症状有关;由气道炎症引起的气流受限分为急性支气管狭窄、气道壁肿胀、慢性黏液栓形成和气道重塑;更强调对环境中变应原应答所产生的特异性I gE 抗体是哮喘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哮喘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对诊断和防治都有指导性意义。
111 定义 GI N A 对哮喘的定义为: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
性炎症性疾病,许多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此过程的发生。这种慢性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喘鸣、呼吸困难、咳嗽的反复发作,常发生在夜间和清晨,与广泛多变的气流受限有关,常可自行缓解和经治疗缓解。
112 哮喘的气道病理学与肺功能受损的关系 与既往GI 2NA 指南强调的一样,气道高反应性和急性气流受限是哮
喘肺功能紊乱的2种主要现象。从临床角度来看,气道炎症可能是导致哮喘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哮喘的加剧以黏膜肿胀、黏液过度分泌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致死性的哮喘通常以气道壁内广泛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特征,并广泛存在于小气道。新的GI N A 强调无论哮喘症状是否典型,无论气流是否明显受限,哮喘都存在着中度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这也是临床上长
?
552?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2月第27卷第4期
期吸入皮质激素治疗的理论基础。
2 哮喘的危险因素
哮喘的危险因素分为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2类。宿主因素是指使个体易感或保护机体防止发生哮喘的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气道高反应性、性别和种族;环境因素是指影响易感个体发生哮喘的敏感性,导致哮喘加重和(或症状持续的因素。接触变应原和职业性致敏物质,病毒和细菌感染,饮食、烟草烟雾、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人口数是主要的环境因素。接触变应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是导致哮喘恶化和症状持续的主要因素。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