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气候与海平面的变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5 海平面波动的原因 海洋的绝对海平面可由许多不同过程引起变化,所有这些过程也影响着相对海平面。 ㈠冰川-海面变化 ㈡冰川均衡作用 ㈢构造-海面变化 ㈣沉积物充填引起的海面上升 ㈤水均衡作用产生的海面上升 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原因: ㈠冰川----海面变化 海水体积变化 大陆冰川消长,是全球海平面变化也是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当大量的水以陆冰储存时,导致海平面下降(平均1m/ka,冰层快速生长时期可达5m/ka)。在末次冰期最盛时海平面下降到最低,比现在海平面低120-150m。 ㈡冰川均衡作用 冰川型海平面升降,其波动伴随着海盆和大陆之间物质(主要是水量)的重新分配。当大陆负载冰川时下沉,洋盆由于部分负载减少,洋壳上升;间冰期卸荷导致陆地的均衡抬升和海底下沉。 ㈢构造----海面变化 ① 海盆容积变化 当海底板块扩张加快,地幔对流作用给大洋中脊带来炽热熔岩,海底地壳增生,海岭发生热膨胀。海岭体积扩大使海水溢出,海平面升高。当海底板块扩张速度减慢时,大洋中脊变冷收缩,海底下降,海平面降低;如白垩纪由于海底扩张的持续,海平面抬升幅度达350m左右(M?mer,1987)。 ② 局部地区构造运动 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前,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间是一片浅海。由于印度板块向下俯冲到亚洲板块下,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从而使大陆块面积减少1×106km2,海洋面积增加,形成大约10m的海平面下降。 ㈣沉积物充填引起的海面上升 大陆侵蚀及海底沉积物压实 大陆侵蚀使陆面物质流向海底,直接转换海水,造成海面上升。大约转换1m深的海水需要5万年。海底沉积物压实作用使水分从沉积物中释出,沉积物体积减少,对海平面没有明显作用。 ㈤水均衡作用产生的海面上升 大陆与海盆沉降和抬升导致地幔中物质运移而引起海平面变化 陆冰生长和消融,产生的下沉引起地幔产生形变,这种扰动靠粘滞流缓慢转移。由于地球基本为球形,一个地方地壳的受压(冰期)会导致周围地区的上升(称前缘隆起),从而导致局部相对海平面下降。如受劳伦冰盖影响的美国东海岸,在间冰期随冰川前缘隆起区下沉,经历了一次很大面积的相对海平面上升。 冰退后的整个陆地经历了海平面的相对下降,这是由于冰负载消失出现相应的均衡上升。例如末次冰期后,北海前缘隆起消失,影响范围内海平面下降约170m,下移的海岸线特征出现在现代海岸线靠海一侧。斯堪地纳维亚覆冰区的均衡抬升留下的海岸线位于现代海岸线以上300m。该抬升仍以每年高达9mm速度继续着(Devoy,1978年)。 3.2.6 海平面变化效应 海平面变化带来的最主要结果,是海岸线发生反复交替的前进和后退。 每次海退最终都使海岸迁移到现代大陆架边缘或更低处,结果是使大片大陆架裸露成陆,海岸平原大大扩展,动植物在这片新增陆地上繁衍生息,使地区性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海岸线随海平面降低而迁移至大陆架边缘,导致海河侵蚀基准面变动,使入海河流进口段的下切加强,这种低海面时期造成的深切河谷,后被高海面淹没、填塞,遂成为现今在沿海平原地区常可发生的埋藏谷。 在气候演化中,海面有利于返照率的加强。因为海比陆的热容量大得多,当大陆被广袤的大洋包围,即高海面时,海水能吸收更多的入辐射量。相反低海面时,热量则保持得很少。这足以引起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大连海蚀地貌 福建海蚀地貌-半洋石帆 ????? 福建海蚀地貌-弥勒佛像 福建海蚀地貌-海坛天神? 福建海蚀地貌-青蛙 维尔(P.R.Vail,1976)指出寒武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大致发生过两次大的升降循环,每次周期约3亿年。从O-C1是高海面期,以后下降,J1降到最低点。从J开始,海平面迅速上升,K3达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今。期间还有过许多不同时间尺度和升降幅度的波动周期(见3-2图)。 (三次冰期Z,C-P,Q) 高海面期 高海面期 图3-2 寒武纪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图 (据维尔等) 从3-2图可见: ①第四纪前的几次最大海侵期:早-晚奥陶纪、中-晚志留纪和早-晚石炭纪、中-晚白垩纪。 ②曲线及古生物化石、沉积物等均证实处在石炭—二叠纪大冰期之后的白垩纪是全球气温最高时期,也是全球高海面期。 ③曲线具明显不对称性及不规则锯齿状,这种型式特征与古气候、古环境及地壳构造运动等有密切关系。 ④曲线还说明地球活动的脉动性或节奏性。 高海面期 高海面期 图3-2 寒武纪以来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图 (据维尔等) 当地壳强烈活动,山岭隆起、气候变化,正是低海面时期。如第四纪前海平面的迅速下降,反映了强烈构造运动(造山运动、板块碰撞等)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