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果你准备到东北旅游,出发之前,你可以先买张地图了解东北并计划…… 1. 带点什么 (旅游用具) 2. 看点什么 3. 吃点什么 4. 玩点什么 5. 听点什么 6. 买点什么 东北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1. 土地资源: 东北的产粮土壤: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统计表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美国,可持续农业已由理论概念探讨转入技术实践,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全美国组织开展了如作物轮作、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土保持耕作等一系列技术推广试验研究,可持续农作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 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作为一个新鲜话题,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被专家们提上议程。近几年出现了国内旅游热,城市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这是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好时机。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这种新兴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结合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参照下图请分析各自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你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描绘一幅自己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图。 1. 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于( ) A.宜农荒地多 B.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C.水热条件优越 D.人均耕地全国最高且土壤肥沃 3. 当前东北地区的森林积蓄量和木材质量大幅度下降、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森林资源的退化 B.过量砍伐和森林火灾 C.过多人员的旅游活动 D.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 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大仓 北大荒 人类 行为 气候 土壤 地形 农业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 政策 生产技术 地价 可用资金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课 前 探 究 一、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通过课前的东北一游,请列举出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 自然资源条件 2. 社会经济条件 2. 气候条件: 3. 森林资源: 4. 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 5. 其他条件 肥、 阔 适 宜 丰 富 兼 备 肥沃黑土 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0.17公顷 人均面积 占全国耕地的1/5,占全区土地的16% 2000万公顷 总面积 在全国及全区的地位 数量(1995年) 项 目 东北地区是全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 根据下列图表分析东北土地资源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在国内市场可以找到哪些来自东北的农业产品?哪些是产量较高,深受老百姓称赞的? 貂皮、人参、鹿茸、大豆、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甜菜、马铃薯、大枣、苹果、木材、柞蚕、亚麻…… 探究: 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 亚麻 1000~3600℃ 中温带 中 部 春小麦、大豆 1000℃ 寒温带 北 部 冬小麦、棉花、 暖温带水果 3600℃ 暖温带 南 部 作 物 ≥10 ℃的积温 温度带 地 区 东北农业作物分布情况表 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基地 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积近3000万公顷,占全草原面积9.3%,多为森林草甸草原,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东北矿产丰富 鞍山钢铁 沈阳机械制造 大连化工 长春汽车工业 大庆石化 部门齐全 体系完整 工 业 发 展 雄厚的农业机械工业 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玉米产量在东北粮食中的比重变化图 城市中心区 副食品生产基地 商品粮基地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粮食作物结构变化 副食品基地涌现多 探究: 东北和珠江三角洲同样有着许多低洼地,你认为是否可以将珠三角的“桑基渔塘”农业生产模式在东北推广,为什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 问 题 类 型 领 域 市 场 环 境 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 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 二、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案例分析 耕地 林地 草地 沼泽地 分析总结 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 破坏严重 耕地 对 策 问 题 类 型 领 域 市 场 黑土 沼泽地 林地 草地 环 境 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 调整 改善 加快 推进 农产品质量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