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PDA)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于何时何地? 叫什么名字? 1946年 美国 “埃尼阿克” ( ENIAC ) 使用的物理部件是? 电子管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于哪一年? 叫什么名字?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1983年 银河-Ⅰ 收发电子邮件、聊天、 资料检索、浏览新闻、 休闲游戏、网上购物、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网络的主要功能 (1)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课堂讨论 速度慢 距离近 信息量小 速度快 距离远 信息量大 古代邮驿 烽火台 信鸽 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通信 电子计算机 向“距离 ”挑战 立体交通 水:轮船 陆:汽车、火车 空:飞机 电波 电报: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机 电话: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 无线电通讯:马可尼——“无线电之父” 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科技成果? 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 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 核废料。 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病毒等。 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热情高涨。 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极端困难的国内国际背 景,一度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 ②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我国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斜塔建成300多年后的一天,塔下聚集了一大群青年人。这其中有一个年轻学者把手中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交给一位青年学生,比比划划地交代着什么。说过一阵子之后,几个青年学生拿着铁球、计时沙漏和其他实验用品,登上了塔顶。那位学者向塔顶上的学生发出信号后,青年学生立刻计时,并将握住铁球的手撒开。不一会儿, “嘭”的一声,两颗铁球同时落地。就是这“嘭”的一声敲开了物理学的大门,击破了一个曾经被视为万古不变的真理:物体从空中落下时,一定是重物比轻物快。从此诞生了“自由落体定律”。 什么叫“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科学巨著)? 你知道加速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吗? 海王星和冥王星发现的理论依据 ? “1666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牛顿坐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正在考虑一个运动的问题。忽然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了下来,正好落在牛顿的前面。这只苹果引起了牛顿的注意。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前后左右落,而偏偏垂直地落到地面上呢?肯定是地球在吸引它。既然地球能吸引离地面这么高的苹果树上的苹果,那它也肯定在吸引着月亮。”经过研究、演算和论证,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引自《科学简史》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不吉利的灾星,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以后的1758年(当时哈雷已去世),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慧星的发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 相 基督教的“神创论”?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意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