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特殊地段平纵断面设计
线路平面图和详细纵断面图;第一节 概述
一、认识线路平、纵、横断面的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路基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路肩水平线CD的交点O在纵向上的连线,称为线路中心线。;线路位置示意图; 二、线路中线
首先来看一个线路走向的例子:;左图:以桥代路;四、认识线路平、纵断面图;我国铁路曲线的基本形式是:
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 二、平面曲线要素
1.概略定线时未加设缓和曲线平面曲线要素计算;2.详细定线时平面曲线要素计算; 纸上定线时,在相邻两直线之间需用一定半径的圆曲线连接,并使圆弧与两侧直线相切。曲线半径的选配,可使用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的曲线板,由大到小选用合理的半径。一般先绘出两相邻的直线段,然后选配中间的曲线半径,量出偏角,再计算曲线要素和起讫点里程。 ; 曲线各起讫点(主点)里程可按下列方法推算:;交点间距1; 三、直线
要求:较长的直线段,较小的曲线偏角,缩短线路长度,改善运营条件,降低运营支出。; 1.夹直线长度的确定
夹直线长度应力争长一些,为行车和维修创造有利条件。但为适应地形节省工程,需要设置较短的夹直线时,其最小长度受下列条件控制:
(1)线路养护要求。不宜短于50~75m;地形困难时,不短于25m。
(2)行车平稳要求。不宜短于2~3节客车长度,即不宜短于48.0~76.5m;同时夹直线长度应满足车辆通过时,转向架弹簧在缓直点和直缓点产生的振动不叠加,使旅客感觉舒适 。;表2—1 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m);17; 2.夹直线长度的保证
纸上定线时,通常仅绘出圆曲线而不绘出缓和曲线。因此,为了保证有足够长度的夹直线,相邻两圆曲线端点( YZ1与ZY2)间夹直线长度LJ应满足下列条件:
式中 LJmin——夹直线最小长度(m),按表2—1取值;
l01、l02——相邻两圆曲线所选配的缓和曲线长度(m)。
夹直线长度不够时,应修改线路平面。如减小R或选用较短的l0;或改移夹直线的位置;当同向??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够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 ;3.夹直线长度不足时的平面改建方法;扭转公切线位置;同向曲线二合一; 四、圆曲线
(一)曲线超高
1.曲线超高的作用及设置方法
曲线超高是曲线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的水平高度之差。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列车推向外股钢轨。为抵消离心力将曲线外轨适当抬高,使列车自身重力产生的水平分力抵消离心; 曲线超高的设置方法主要有外轨提高法和线路中心高度不变法两种。
2.曲线超高值的计算
曲线超高的大小由列车通
过时离心力的大小确定。
如图所示:
离心力C = m v2 / R
由两相似三角形有:; 对于任一半径的曲线,其外轨超高值的大小与列车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但实际线路上运行的列车种类不同,各种列车的运行速度也不相同。
在既有线上,考虑各类列车的数目、重量和速度可用均方根速度表示:
新线设计与施工时,均方根速度有:
(km/h);式中 Vmax——通过曲线的最大行车速度(km/h);
β——速度系数,根据我国统计资料,一般地段采用0.80,单线上、下行速度悬殊地段可采用0.65。
实设超高为: (mm)
我国《线规》和《维规》规定:最大超高为150mm;在单线铁路上,上、下行列车速度相差悬殊的地段,最大超高为125mm。
3.未被平衡超高允许值
当通过列车速度V不等于VJF时,就会产生未被平衡的离心力,相应产生未被平衡的超高:; 欠超高: (mm)
过超高: (mm)
未被平衡的超高使内外轨产生偏载,引起内外轨不均匀磨耗,并影响旅客的舒适度。因此必须对未被平衡的超高加以限制。《线规》采用值为:hqy一般取70mm,困难时取90mm,既有线提速改造时可取110 mm; hgy一般取30mm,困难时取50mm。《维规》采用值为: hqy一般应不大于75mm,困难情况应不大于90mm, hgy不得大于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