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氧化物的分类 2)酸的分类 按是否 含氧: 3)碱的分类 8.(2009·蚌埠模拟)(1)用平行可见光照射肥皂水,从侧面可以见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3)用半透膜把制取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FeCl3和HCl分离出去的方法叫做________。 解析:(1)用可见光照射肥皂水形成光亮的通路,说明肥皂水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2)Fe(OH)3胶体遇盐溶液能发生聚沉; (3)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叫渗析。 答案:(1)丁达尔效应 (2)聚沉 (3)渗析 * ●案例精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产生 D.“血液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原理不同 [解析] 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是分散系,A错;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铁微粒数为2NA,但氢氧化铁胶粒是大量氢氧化铁微粒的集合体,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A,B错;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导致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所以在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将有沉淀生成,C正确;“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D不正确。[答案] C * * 基础回归 1)简单分类法概述 ①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②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 ”进行,“ ”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法和 法。 2)常用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按交叉分类法分类: 标准 标准 交叉分类 树状分类 ②树状分类法 3.分类法的应用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 ② , ③ , 2Ca+O2 2CaO CaO+H2O Ca(OH)2 Ca(OH)2+CO2 CaCO3↓+H2O ④ , ⑤ , ⑥ C+O2 CO2 CO2+H2O H2CO3 Ca(OH)2+H2O+CO2 CaCO3↓+2H2O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五类重要物质,对其之间的相互转化应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CuO MgO CaO CO2 SO2 碱性氧化物: 1.定义: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有且只有两种元素组成 能跟酸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同时能跟碱和酸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既不跟酸反应也不跟碱反应的氧化物 H2O、NO、CO、N2O、NO2、MnO2 Al2O3 、ZnO: Al2O3+2NaOH=2NaAlO2+H2O SO3、P2O5、Mn2O7、CrO3 Na2O、CaO、Fe2O3、CrO、MnO 注意:①氧化物是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类如下: * ②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还可能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 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SO2、SO3、CO2等),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 酸 按提供氢 离子数目: 按挥发性: 二元酸: 挥发性酸: 无氧酸: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含氧酸: 一元酸: 多元酸: 难挥发性酸: HCl、HBr、HNO3、CH3COOH H2SO4、H2CO3、H2C2O4 H3PO4 H2SO4、 HNO3 、H3PO4 、 H2CO3 HCl、HBr、HI、HF、H2S HNO3、HCl、HF、HBr、H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