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朵乌云, 最终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 第二朵乌云, 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 物 理 革 命 的 新 曙 光 早期的X射线装置 图 3.伦琴射线发现的意义 物 理 革 命 的 新 曙 光 由于X射线与原子中内层电子的跃迁有关,这说明了原子存在未知结构,物理学还存在亟待研究的领域。 X射线本身在医疗、研究物质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实用价值。 1880年,哥尔斯坦(德) 1887年,克鲁克斯 1890年,古兹比得(美) 1895年,斯密士(英) 物 理 革 命 的 新 曙 光 4.严谨的科学态度所结出的丰硕之果 都曾观察到过X射线的现象,但未深究,错过了机会。而伦琴善于观察,精心分析,因此他发现了“X”光。 1.哥尔茨坦(E.Goldstein):1880年,哥尔茨坦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就注意到在阴极射线的管壁上会发出一种特殊的辐射,使管内的荧光屏发光,但他认为这就是以太波动。 2.克鲁克斯:1887年,克鲁克斯发现放在阴极射线管旁边的底片变黑了,他认为是底片质量问题,把底片退还给了厂家。 3.J.J.汤姆逊:1894年J.J.汤姆逊在测量阴极射线的速度时,也作了观察到X射线的记录。他当时没有时间研究这一问题,只是在论文中提了一句,说看到放电管几英尺远处的玻璃管上也发出了荧光。 4.斯密士(G.Smith):1895年英国牛津一位物理学家斯密士发现放在克鲁克斯管旁的盒子里的底片变黑了,但他只是让助手把盛底片的盒子放在别处保存。 5.勒纳德:是研究阴极射线的权威之一,在研究阴极射线时也遇到了X射线,但他却认为是速度无限大的阴极射线。 三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1.铀盐的放射性的发现----贝克勒尔 2.钋和镭的发现----------居里夫人 3.α、β、γ射线的发现--卢瑟福 ①.贝克勒尔 (1852-1909) 生于法国巴黎,祖父和父亲都是固体磷光专家,从事研究工作有60多年的历史,贝克勒尔早期从事光学研究,43岁开始研究放射现象。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贝克勒尔像 1.铀盐放射性的发现 伦琴的发现,使贝克勒尔联想到,天然荧光物体是否也能产生X光那样的放射现象呢? ②.铀盐的实验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③后来由于阴雨连绵,贝克勒尔用黑纸包上底片与铀盐一起锁进抽屉,结果在3月1日实验前检查底片时,底片仍旧被铀盐感光了。贝克勒尔经过分析,认为:使底片感光的射线与日晒和荧光无任何关系,它是铀盐自身产生的辐射现象,于是第二天,他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②后来选择硫酸钾铀酰作为实验材料,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暴晒可使荧光物质发出更强荧光),结果底片感光了。用玻璃挡在铀盐和底片之间,底片同样暴光。1896年2月24日,他向科学院报告:“磷光物质能射出穿透黑纸的辐射。” ①首先他将照相底片用黑纸包好,然后放在荧光物质下面,结果底片并没有感光;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要有铀元素存在,就有这种贯穿辐射产生,与采用哪种铀的化合物无关,与温度等外界因素无关。这种射线和X射线一样,能穿透一切物质,并使气体电离。人们称之为“贝克勒尔射线”。 贝克勒尔获1903年诺贝尔奖。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③.意义 贝克勒尔射线的发现,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某些元素自身也具有自发辐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原子核问题的关注。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居里夫人像 ①.居里夫人(1867-1934) 波兰中学毕业获金质奖章,由于波兰当时女子不能上大学,做了8年家庭教师,筹了费用,于1891年到法国巴黎,进入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学习。1893年获物理硕士学位,次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894年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恋。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钋和镭的发现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我追求的是一种创造之乐,这才是永远的幸福。 ——居里夫人 皮埃尔·居里 法国物理学家,从小聪慧过人,16岁获学士学位,18岁获硕士学位,24岁被担任巴黎市立理化学校物理实验室主任。曾与哥哥约克共同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发明了测量微量电量的压电石英静电计---“居里计”。后来从事磁学研究,发现磁性消失的温度---“居里点”。 天 然 放 射 性 的 发 现 ②.钋的发现 首先居里夫人用石英静电计对铀发出的射线的电离性质进行了精密测量。证实了铀的辐射强度只与化合物中铀的含量成正比,而与化合物中其他元素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学课件-腰椎间盘突出.pptx VIP
-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ppt VIP
- DB41T 2911-2025工业锅炉停炉保养与检查指南.pdf VIP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4.3 因式分解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 替戈拉生病例分享.pptx VIP
- 幼儿园健康饮食班会PPT课件(精选图文).pptx VIP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100题).docx VIP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4页).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计算机OEM和ODM服务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