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串讲模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认为( ) A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 认知发展(思维的发展、智力发展05.11,05.11) 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人格变化08.5.3,08.11.3)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 中年期认知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 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 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 智力的发展 卡特尔 液态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晶态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人格特征: (相对保持稳定) 成熟性: 1、内省日趋明显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 * 中年期人格“男女同化”是指: A 一种变态的人格 B 一种不成熟的人格 C 男人更加男性化,女人更加女性化 D 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 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 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初级控制: 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次级控制: 人类通过改造自己而顺应环境的企图。 *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心理变化观(丧失期观06.5,07.11,05.11,05.11 09.11,、毕生发展观06.11,05.11) ★ 认知变化(感知觉、记忆05.11 09.11)★ * 老年丧失期观: 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等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相继丧失。老年的心理变化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 * 毕生发展观(巴尔特斯) 1、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仅儿童青少年在发展,中老年也在发展 2、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 3、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 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 * 记忆减退特点 总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主要记忆障碍: 信息提取困难; 编码储存好提取过程相互作用; 较少主动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文化因素。 有关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解释: 1、加工速度理论 2、工作记忆理论 * 人格的变化(稳定多于变化) 不安全感 孤独感 适应性差 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趋于保守 回忆往事 * 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 )。 A.老年丧失期观???????????????????? B.毕生发展观 C.认知发展观?????????????????????? D.道德发展观 老年期记忆力下降是因为: A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B工作容量变小 C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快 D工作容量变大 * 祝大家 考试顺利! *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方法:对偶故事 被试者:4-12岁 两个孩子,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刚。小明帮妈妈洗碗打碎了15只盘子,小刚爱吃糖,打碎了妈妈的一只盘子、、、 *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1)前道德阶段(4-5岁) 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主要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道德相对论 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 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 道德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 攻击行为 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又称利他行为 针对他人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分享( 1岁以内出现分享 2岁左右可以主动助人) 欺负类型: 身体欺负 直接语言欺负 间接欺负 亲社会行为需要条件是: 道德动机的发展; 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欺负发展特点 * 3、童年期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中人气特点 受欢迎儿童: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 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