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片段教学)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生于雅典,当时城邦制度逐渐衰落;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曾从师于智者学派;他自奉俭约,招收弟子,常在雅典街头与人辩论诸如正义、勇敢、德性、真善美等课题,主张“美德即知识”,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他本人没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的著述中;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处以死刑,饮鸠而死!
;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的其他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苛政猛于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相似点:
(1)出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73岁,苏格拉底70岁时
被迫饮鸠而死。
(2)他们生活的时代特征很相似:中国是春秋争霸,动乱频繁,民不聊生;希腊是城邦分立,战争不断;
(3)思想上: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4)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都注重道德教化,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重视教育的功能,追求 个人品行的修养;
(5)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解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6)他们都其貌不扬。;归纳: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异:;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衫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 ;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孔子小故事--------仁爱之孔子 ;孔子的道德观 ;谢谢指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