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语气词“了”与助词“了”的区别1 “了”既是语气词也是助词,所以需要加以区别。 语言学界一般把助词“了”称为“了1”,把语气词“了”称为“了2”。 “了1”出现在句中谓词后; “了2”出现在句末体词后。例如:    吃了1饭了2 。   (广州话:食咗饭喇)  * (五)语气词“了”与助词“了” 的区别2 “了”如果出现在句末谓词后,一般认为是“了3”。 “了3=了1+了2”。例如:   车开了   (广州话:车开咗喇) “车开了”其实是“车开了了”的省略,广州话“车开咗喇”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 (六)语气词“的”与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语气词“的”与结构助词“的”的主要区别是结构助词“的”是不可以拿掉的,如果拿掉,要么句子不通,要么会改变原义;语气词“的”可以拿掉,拿掉之后最多改变全句的语气。例如: 项链金的。 书是借图书馆的。 鱼是买来的,不是钓来的。 他肯定会来的。 参考第185页练习题六。 * 作业一 1、179页练习题二第3行。 2、179页练习题三 * (四)词类与句法成分的关系2 那么,按照功能标准,首先就可以根据这些词语的位置考虑它们的词性。比如做主语、宾语的是名词,做谓语的是动词,做定语的是形容词,做状语的是副词,如此等等。如:                  量词 形容词─┐ 助词   副词 趋向动词│ 语气词 │ │ │ │ │ │ │ 干燥+而+寒冷+的+寒流+居然+刮+到+这+座+城市+了+。 │ │ │ │ │ 连词 名词 动词 代词 名词 * 三、汉语的词类体系         词      ┌────────┴────────┐      实词                虚词 ┌───┼───┬───┐ ┌──┴─┐ 主体词 数量词 修饰词 声音词  关系词  语助词 ┌─┼─┐ ┌┴┐ ┌┴┐ ┌┴┐   ┌┴┐ ┌┴┐ 名 动 形 数 量 区 副 拟 叹   介 连  助 语 容     别   声           气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词 └┄┄┄┄┄┄┬┄┄┄┄┄┄┄┘ 代词 * 四、词类划分顺序1 先按照能否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能否独立成句划分实词和虚词。 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虚词。例如:    呼呼的北风把那扇破门吹得吱吱呀呀地响   (  )         [   ] “的”和“了”不是句子成分,所以这两个词是虚词。“呼呼”和“吱吱呀呀”是句子成分,所以是实词。 2.实词多数情况下可以独立成句。例如: 问:什么时候走?    答:马上。 问:他会来吗?     答:也许。 “哼!” * 四、词类划分顺序2 分成实词和虚词两类之后,每类的内部再作处理。 1、与声音有关的是声音词。 ⑴声音词当中,为表达情绪而故意发出的是叹词,而且叹词是不与其他词语相组合的。 ⑵描述自然界声音的是拟声词。 * 四、词类划分顺序3 2、数量词 ⑴表示数目的是数词。 ⑵表示事物、动作的量的是量词。   * 四、词类划分顺序4 3、只能修饰其他词语而不能被其他词语修饰的是修饰词。能被修饰又能修饰其他词语的是主体词。例如:   “很”可以修饰其他词语,如:很好、很认真,但不能被其他词语修饰。所以“很”是修饰词。    “知识”可以被修饰如“语文知识”,也可以作修饰语如“知识的力量”。所以“知识”是主体词。 * 四、词类划分顺序5 4、划入修饰词的再分区别词和副词。   区别词只能做定语,不能做其他成分。   副词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其他成分。 * 四、词类划分顺序6 5、划入主体词的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划分非常复杂,应该综合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进行划分。即:   语义特征(意义标准)   语法特征(功能标准和形态标准)   语法功能(功能标准) * 四、词类划分顺序7 例:名词 1、语义特征: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2、语法特征: 2.1 前面可以加上数量词组。例如: 一本书、三艘船、五个人 2.2 汉语没有“数”的形式变化,无论几本书,“书”的写法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