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空间建设PPP项目特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7.1.1.5.1项目管理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表7.1.1.5.1-1 项目管理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序号
重难点
应对措施
1
地下空间建设的复杂性、不可逆性和综合性,统筹规划、设计、施工难度大
地下空间开发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规划包括地上、地下和各项专业规划,提前做好招商;地下空间设计考虑地上建筑的荷载和布局;地上建筑基础部分和地下空间建设遵循由下至上的原则,避免二者交叉施工相互制约和不必要的返工影响。
以实施方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导则,前瞻性的地下空间布局和规划设计为前提,根据布局和规划设计进行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总原则,成熟一个地块,实施一个地块,有条不紊推进江北新区中心区整个地下空间的建设实施。
在项目组织实施上,充分发挥中国交建多年来积累的对大型工程的组织、管理、协同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全过程的统筹安排。对各类工程方案、重难点工程应对措施、人、材、机等资源供应调配方案等进行全局整体规划,实现本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人员进场后,通过培训,使全体参建人员领会项目管理及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内涵,进而转变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项目建设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分借鉴、利用我公司在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投资、建设、运营、股权转让(BOT))项目、福州地铁2号线(BT)工程、佛山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及其沿线各站场TOD土地综合开发项目、青岛地铁R3线一期工程(PPP)项目等大型项目的成功建设管理模式及经验,构建具有中国交建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
2
项目专业多、接口管理、协调工作量大
建议由公建中心牵头组建,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招商、规划、设计、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
项目接口与协调工作主要包括:工程与外部环境接口、工程内部接口。项目分阶段实施、分阶段运营接口等。针对接口管理,详细制定接口管理方案。
工程与外部环境接口主要内容包括:与消防、档案、交通、环保、市政管线、电力、防雷、人防等各级政府管理单位的接口。项目实施过程中理顺和各个单位部门的关系,做到有效沟通和配合,专人负责相关对外协调工作。
为了更好地解决建设时序的前后协调问题,提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土地出让采用带方案土地出让方式。
工程建设涉及土建工程、地铁车站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给排水消防、监控系统、装饰装修、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人防等多个专业。专业之间相互交叉衔接时安排专人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减少相互干扰。
工程建设在市区进行,建设过程中做好和市民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干扰,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建立有效约束机制及相应管理制度,保持项目管理信息畅通,提高协调工作的效力。
3
安全管理要求高
严格按照国家和南京市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规和管理条例要求组织施工建设。
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齐下,保证项目建设安全。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从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监控量测、移动安全巡检、隐患排查整改、管理考核等方面开展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安全。
落实各个安全控制项目的考察点、责任人、工作任务划分、落实各项工作,并组织考核评比,将安全隐患控制到最低。
针对工程内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针对施工风险,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及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留存相关资料。
做好障碍物调查工作,针对不同障碍物制定处治方案。编制相应应急预案,并定制定演练计划。
加强风险点状态的监测,按计划组织应急演练。一旦发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落实抢险人员和物资,投入抢险救灾。
4
环境保护任务重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运输线路选线尽可能的避让文物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等敏感目标。
全线进行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减小弃土(碴)量和占地,多余弃土(碴)弃置到地方相关部门指定的弃土场,并做好弃土场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
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围护结构的质量,确保地面及地面构筑物的稳定,避免造成地面下沉,加强敏感点的环境监控。
噪声防护
采取降噪减振措施使其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
工程施工应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在分布有敏感点的区域施工时,对于产生噪声、振动较大的作业,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
对于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地段(地面段),采取设置金属吸声板与透明板相结合的声屏障的降噪措施。
风亭的设置位置,尽可能远离敏感点,并使风口背向敏感点。
为避免出现新的噪声超标情况,建议相关规划部门在调整线路两侧用地规划时,把线路两侧前排规划为城市绿地、商业、金融等用地,居住、文教、医疗等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