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VIP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CD–10:M80.5/M81.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7)。 1.已有椎体或髋部脆性骨折史; 2.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定腰椎、股骨颈、全髋或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T值≤-2.5; 3.骨量低下(-2.5T值-1.0),且合并肱骨上段、前臂远端、骨盆脆性骨折。 4.应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7)。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2)基本骨营养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类)。 2.药物治疗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或者骨量低下(-2.5T值-1.0),经FRAX?工具计算计算出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可采用以下药物治疗。 (1)抑制骨吸收药物。 (2)促进骨形成药物。 (3)其他机制药物。 (4)中成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0.5/M81.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红细胞沉降率、24小时尿钙、磷、镁、肌酐、血甲状旁腺激素(PTH)、25(OH)D、空腹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空腹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CTX)、血气分析。 (3)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胸、腰椎、骨盆及可疑骨折骨骼X线检查。必要时可行颅骨、双手和四肢骨X线像。 (5)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镁、1,25(OH)2D、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等。 (2)性腺激素。 (3)疑有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者可选择:骨扫描,血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或尿本周蛋白、血尿轻链定量、骨髓形态学检查、甲状腺功能、血总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或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自身免疫抗体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基础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 (2)基本骨营养补充剂 ①钙剂:推荐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因此平均每日钙剂的元素钙补充量为600~800mg。 ②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800~1000IU(20~25μg)/d。 2.药物选择 (1)抑制骨吸收药物 ①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 ②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 ③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雷洛昔芬)。 ④绝经激素治疗(雌激素补充或雌、孕激素补充疗法)。 = 5 \* GB3 ⑤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抑制剂。 (2)促进骨形成药物(人PTH1~34等)。 (3)其他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四烯甲萘醌、雷奈酸锶等。 (4)中药: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和人工虎骨粉。 (八)出院标准 明确诊断,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经检查发现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或其他骨骼疾病,则退出本路径。 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CD–M80.5/M81.5)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期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对症治疗 开实验室检查单,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进行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及诊治方案,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一级

文档评论(0)

Pumpk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414134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