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教育评价的调整 统考与单考相结合 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 调整考试方式(给予提示、延长时间、减少数量等) 推荐阅读 [1]曹丽敏.让孩子远离智力障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胡厚培.从弱智到天才:舟舟的故事[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3][美]罗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影视) .1993 . 思考题 1.智障儿童是如何分级的,不同级别的儿童有何差异? 2.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何特征? 3.你认为普通班级中的教师怎样才能满足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雷江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Turnbull R.Turnbull A.Shank M.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方俊明,汪海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四讲 普通班级中的智障儿童 第一节 智障儿童的概述 第二节 智障儿童的身心特征 第三节 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第一节 智障儿童的概述 一、概念 二、分级 三、出现率 四、成因 五、评估 一、概念 美国智力落后协会 ( AAIDD, 2002):智障是一种障碍,以智力功能和包括认知、社会和日常生活适应技能的适应性行为受到严重限制为特征,发生在18岁以前。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智力残疾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二、分级 级别 分级标准 发展商(DQ)0~6岁 智商(IQ)7岁以上 适应行为(AB) WHO-DAS分值 一级 ≤25 20 极重度 ≥116分 二级 26~39 20~34 重度 106~115分 三级 40~54 35~49 中度 96~105分 四级 55~75 50~69 轻度 52~95分 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注:WHO-DAS是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DAS)的简称,只用于残疾人活动与参与评定,不作为智力残疾分级的依据。 智力障碍的分级标准 三、出现率 世界卫生组织:智障的出现率为1%~3%,全世界大约有1.93亿智障人士。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全国各类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智力残疾55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68%,占总人口的0.42%。 四、成因 (一)出生前:遗传因素和先天获得性异常 (二)围产期:早产、窒息、产伤等 (三)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营养不良、社会心理等 五、评估 (一)内容:智力、适应行为 (二)流程:观察→筛查→预诊→转介→非歧视评估标准→鉴定→提供教育 第二节 智障儿童的身心特征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一、生理特征 (一)身体形态:身高偏低、体重偏高、胸围偏大 (二)身体素质:营养不良、“双峰现象”明显 (三)身体机能:脉搏偏低、血压偏高、肺活量较低 (四)神经系统:动作机能发展迟缓 二、心理特征 (一)认知特征 (二)人格特征 (一)认知特征 感知觉 注意 记忆 语言 思维 感知觉 感觉:视觉感受性低、听觉分辨力差、肤觉机体觉迟钝 知觉:发展缓慢、范围狭窄、积极性差 注意 水平:发展水平低,无意注意占优势 品质:广度狭窄 ,稳定性及分配能力差 记忆 发展水平比较低 机械记忆力较强 记忆与情绪相关 语言 语言发育迟滞 语音听觉分辨力差 语言理解能力差,但强于表达能力 思维 停留在直观阶段 活动内容较贫乏 敏捷性和流畅性较差 独立性和批判性缺乏 (二)人格特征 情感 意志 个性 情感 情感不稳定 体验不深刻 调控能力差 高级情感慢 病态性情感 意志 缺乏目的性 缺乏坚持性 缺乏自制力 个性 独立自主力差 同伴关系简单 自我意识偏差 是非观念薄弱 毫不顾忌他人 自信心较缺乏 不可遏止的冲动 攻击性行为、自我刺激及自伤行为 第三节 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一、学习环境 二、辅助技术 三、教育教学 一、学习环境 (一)物理环境 (二)心理环境 (三)制度环境 (一)物理环境 轻度:规范化和标示化 中度:活泼化和轻松化 重度:重复化和简明化 (二)心理环境 关爱智障儿童 感染智障儿童 (三)制度环境 国家特殊人群服务机构 政府相关教育政策法规 民族关爱弱势群体文化 家校合理安排规章原则 二、辅助技术 (一)安全设施:楼梯栅栏、走廊护栏 (二)教学辅具: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