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健康监护 技术规范 一、相关的概念 1.职业健康监护 定义: 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态,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结果报告给单位和劳动者,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特点: 不是一般查体,而是观察\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一、相关的概念 2.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一、相关的概念 3.职业禁忌证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二、职业健康监护新目的意义 : (1) 早期发现职业病\ 职业健康损害 和 职业禁忌症患者; (2)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3)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4) 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5) 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条件\对疑似职业病人的处置。 (6)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7)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三、职业健康监护新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1)上岗(前)健康检查。 (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一般周期为1年)。 (3)?离岗时健康检查。 (4)?应急医学检查。 (5)?离岗后的随访医学检查(不是所有离岗后都需要) 职业危害潜伏期长的职工需要追踪随访 四、依据的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2001.10 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国务院令352号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3卫生部25号令。 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2002.3卫监发63号令。 职业病目录2002.4,卫监发108号令。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2.5,国务院令 四、依据的法律法规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职业病诊断标准GBZ系列。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1997。 低温作业分级GB/T 14440-1993。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五、职业健康监护新工作程序 1.用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选择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签订委托协议书:包括危害因素/接触人数/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地点/查体费用等。 3.单位提供基础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环评/防护情况等。 4.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5.机构对检查结果汇总,在规定时间向企业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档案。 六、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目标疾病分为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 1.职业病: 要点(1) 法定目录中规定的; (2) 必须和相应危害因素有因果关系; (3) 群体发病。 2.职业禁忌症: 强调特定职业病危害更易导致健康损害的必然性, 对能致劳动能力永久丧失的疾病不列为职业禁忌症。 要点(1) 接触比一般人更易受害或发病(易感人群); (2) 接触导致原有疾病加重; (3) 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七、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 分为:上岗前\在岗期间定期\离岗\应急\离岗 1.上岗前健康检查: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 建立接害人员基础健康档案。 包括(1)将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新录用人员: 特殊:转岗\休假再上岗\潜水员每次潜水前\ 增加新项目\改变工艺\改变产品等。 (2) 将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前:驾驶\电工\高处… 七、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 2.在岗定期健康检查: (1)定期健康检查目的: 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劳动者的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有利于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 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2)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 规范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有明确剂量-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