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边塞诗(上课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1、意象分析, 2、感情把握。 【学习难点】 1、表现手法。 【课前预习】 1、预习曾经学过的课文:①《使至塞上》(王维)②《从军行(其四)》、《出塞(其一)》(王昌龄)③(《雁门太守行》(李贺)④《凉州词》(王翰)⑤《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⑥《渔家傲》(范仲淹)⑦ 《破阵子》(辛弃疾) 2、背诵其中的名句; 3、领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①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②从军行(其四)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出塞(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④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⑤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⑥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⑦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⑧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名句名篇的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 。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 ③秦时明月汉时关, 。 ④半卷红旗临易水, 。 ⑤醉卧沙场君莫笑, 。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 。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①长河落日圆。 ②不破楼兰终不还。 ③万里长征人未还。 ④霜重鼓寒声不起。 ⑤古来征战几人回 。 ⑥一夜征人尽望乡。 ⑦将军白发征夫泪 。 ⑧赢得生前身后名。 【高考回放】2004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指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又称为“高岑诗派”,其骨干作家还有:王昌龄、李颀,后人简称为“高岑王李”,其他作家还有:王之涣、王翰、李益等。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或报国无门的愤懑,或为归家无望的哀痛。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