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动静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动静结合; 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②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④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⑤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⑥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⑦动静互衬: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针对性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chá)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看山·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1.这是苏氏兄弟在游三峡时写的同题诗,都是写江上看山,但描写的方法不同,说说其不同点。;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2.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中的第一句作简要赏析。;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本诗前两句与后两句均为写景,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点?;[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4.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赏析第二联。;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有人评论此诗“运笔如神”,试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就本诗的表现手法进行简要赏析。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方法。;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 构成一种情趣。 【分析思路】 ①寻找诗歌中所写的景物,按“动”与“静”标准分两类; ②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以“动”“静”中何者为主;若以“静”为主,则判断为“以动衬静”,若以“动”为主,则判断为“以静衬动”,若二者兼有,不分主次,则判断为“动静互衬”;;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词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问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